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粘液便> 大人粘液便是怎么回事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大人粘液便可能是由慢性浅表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这些因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胃炎会导致胃黏膜分泌增多,从而引起粘液便。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奥美拉唑、雷贝拉唑钠等药物进行治疗。
2.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的肠道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涉及神经系统异常、胃肠动力障碍以及精神心理因素等多种原因。这些因素导致肠道运动不协调和消化吸收功能紊乱,进而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伴随有大量粘液排出。针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通常侧重于缓解症状,如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改善不适症状。
3.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壁受到长期刺激而引起的炎症反应,此时胆汁分泌量增加且流动性较差,容易形成胆汁淤积,当胆汁进入肠道后无法被充分吸收利用时,则会引起排泄物中存在较多的水分和粘液。对于慢性胆囊炎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切除病变胆囊来控制病情进展,例如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4.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由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或其他原因持续损害所引起,此时胰腺组织发生纤维化,影响胰液的正常分泌和排出,造成胰管堵塞并引发局部炎症。这使得胰酶不能有效地帮助分解食物中的脂肪,导致脂肪泻的发生,表现为粪便中含有过多的未消化脂肪球和粘液。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营养支持疗法来缓解症状,如口服复方乳酸亚铁铵叶酸片、维生素B6片等。
5.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是由自身免疫系统错误攻击甲状腺所致,机体产生针对甲状腺的自身抗体,导致甲状腺组织破坏和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会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使食物消化吸收不良,进而引发腹泻、粘液便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泼尼龙片、醋酸可的松片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关注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以减少胃部负担。定期复查可以帮助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可通过胃镜、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测定等检查项目评估病情状况。

2024-04-11 11:0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慢性浅表性胃炎 (非萎缩性胃炎)

慢性胃炎(chronicgastritis,CG)指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病变。临床上主要包括两大类即慢性浅表性胃炎(superficial gastritis)和萎缩性胃炎(atrophic gastritis),其他还有部分特殊类型的胃炎,如胆汁反流性胃炎、门脉高压性胃病、尿毒症性胃炎等。慢性浅表性胃炎主要致病因素为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所致。慢性胃炎的反复发作可引起胃黏膜腺体的萎缩和肠上皮化生,部分病例可出现腺体的不典型增生。发病机制与致病因子的长期作用使黏膜屏障损害有关。胃黏膜屏障主要是指胃黏膜的防御修复,可分为5个层次。H.pylori感染可以造成各环节的屏障损害。业已表明,慢性胃炎在临床十分常见,发病率居各种胃病之首,是门诊就诊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推荐医生更多

常新庭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胃肠科

段丽平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向建 主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张金敏 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王敏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施瑞华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