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乳酸脱氢酶> 新生儿乳酸脱氢酶偏高的原因400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新生儿乳酸脱氢酶偏高可能是遗传性乳酸代谢障碍、先天性乳酸生成过多症、肝硬化、巨球蛋白血症等疾病因素导致的,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确诊。
1.遗传性乳酸代谢障碍
遗传性乳酸代谢障碍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体内缺乏乳酸脱氢酶相关酶类,从而影响了糖酵解过程中的乳酸转化为丙酮酸。这会导致乳酸积累和浓度升高。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B族药物进行治疗,如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以促进能量代谢。
2.先天性乳酸生成过多症
先天性乳酸生成过多症是指机体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转而通过无氧糖酵解途径产生乳酸。乳酸积累引起乳酸脱氢酶活性增加。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评估和管理,例如血液生化检测、肌肉功能测试等。
3.肝硬化
肝硬化时肝脏细胞受损,合成乳酸脱氢酶的能力下降,但此时其在其他组织中表达增多,所以总水平上升。此外,由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减退,导致肝脏对乳酸的代谢能力降低,从而使乳酸在体内的积聚。对于肝硬化的治疗主要是控制原发病因,同时辅助保肝治疗,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护肝药。
4.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骨髓内浆细胞异常增生,产生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M,导致血液中IgM水平增高,进而刺激肝脏产生更多的LDH分子。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等烷化剂进行化疗。
建议定期监测乳酸脱氢酶水平,以评估病情变化。必要时,可能需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肌电图检查以及肌肉活检来进一步确定诊断。

2024-03-31 17:4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肝硬化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临床上早期由于肝脏功能代偿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癌变等严重并发症。肝硬化在我国以20~50岁的男性多见,青壮年的发病多与病毒性肝炎(乙型、丙型)及某些寄生虫感染有关。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