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皮下出血> 皮下出血用什么药治疗

精选回答(1)

张建波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性病,激光美容。

提问

皮下出血可以考虑使用氨甲苯酸、维生素K、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莫西林等药物进行治疗。但是皮下出血可能涉及到多种原因,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获得适当治疗。
1.氨甲苯酸
氨甲苯酸主要用于抗纤维蛋白溶解,从而减少体内纤溶酶的活性,达到止血的目的。对于因纤溶亢进所致的异常出血具有一定的止血效果。使用时需注意监测患者凝血功能及纤维蛋白原水平,防止出现血栓形成等不良反应。
2.维生素K
维生素K是合成凝血因子所必需的辅因子,缺乏会导致凝血障碍和皮下出血。通过口服或注射给药,可纠正凝血功能紊乱。对本品过敏者禁用;接受血液透析者应用大剂量时需加注意肾功能变化。
3.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轻至中度疼痛以及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热。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起到镇痛、解热的作用。服用期间应避免饮酒,以免引起肝毒性。
4.布洛芬
布洛芬可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其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花生四烯酸向前列腺素转化,而产生镇痛作用。胃肠道不适较为常见,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导致消化性溃疡。
5.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主要针对细菌感染导致的皮下出血,能够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从而发挥杀菌作用。服用阿莫西林后尿液可能呈蔚蓝色,这是正常现象,不必担心。
在处理皮下出血时,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摩擦或挤压受损部位,以防感染。同时建议患者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问题。

2024-03-28 18:3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维生素K (抗出血维生素)

维生素K(VitaminK,简称VitK)又称抗出血维生素,是具有叶绿醌生物活性的α,甲基-1,4-萘醌衍生物的总称,体内包括VitK1(叶绿醌)和VitK2(甲基萘醌类)。VitK1的化学形式是2-甲基-3-植基1,4-萘醌,也称为2-甲基-3-叶绿基-1,4-萘醌;而VitK2(简写为MK-n)为系列化合物,统称为甲基萘醌类,其侧链有一不饱和的多异戊烯基,根据侧链长短的不同有多种形式,最常见的是侧链上有6~10个类异戊二烯基的甲基萘醌(从MK-6到MK-10),其结构式如图1。此外,体外合成的VitK3(2-甲基-1,4-萘醌)本身不具备活性,在体内肝中可被烷化为MK4而有生物活性。  VitK是萘醌的衍生物,耐热、耐酸,为脂溶性维生素,不溶于水,但易被阳光和碱所破坏。VitK1为鲜黄色油状物,VitK2为鲜黄色结晶,可溶于甲醇、丙酮、苯、石油醚、氯仿等,VitK3为黄色结晶,溶于四氯化碳、氯仿、植物油、丙酮、苯和乙醇。VitK的衍生物如VitK3磷酸酯,琥珀酸酯或亚硫酸氢盐均为水溶性,而甲基荼氧醌乙酸酯对光不敏感。

推荐医生更多

刘训荃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储文玲 主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陈永芳 主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邢广梅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张明军 主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张勇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