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内分泌科> 抗利尿激素分泌>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会怎样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可能导致尿量增加、口渴、疲乏、眩晕,严重时可引起昏迷。
1.尿量增加
抗利尿激素通过调控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来调节体内的水平衡状态。该激素分泌不足时会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分子的重吸收减少。此时患者会出现多尿、夜尿增多等现象,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或电解质紊乱。
2.口渴
抗利尿激素不足会影响渗透压感受器的功能,导致机体感知到体内液体含量较低而产生渴感。患者可能会频繁饮水以弥补缺失的水分,长期下去容易形成不良的饮食习惯。
3.疲乏
抗利尿激素不足可能引起水电解质失衡,进而影响神经肌肉功能,导致疲劳。患者可能出现持续的身体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状,日常活动能力受到限制。
4.眩晕
抗利尿激素不足引起的低钠血症会引起脑水肿,颅内压力增高刺激前庭系统,从而引发眩晕。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严重者甚至会有意识障碍。
5.昏迷
抗利尿激素不足导致的低钠血症进一步发展,可诱发脑疝的发生,使脑干受压迫,脑干是生命中枢,当其受损时就会出现昏迷的情况。这种情况十分紧急,需要立即就医处理,否则会对生命造成威胁。
如果确诊为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建议定期监测体重和尿量变化,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过度失水。

2024-03-23 09:1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眩晕 (前庭系统性眩晕,前庭性眩晕,真性眩晕)

眩晕(vertigo)或前庭系统性眩晕是人体对空间关系的定向或平衡感觉障碍,是一种自身或外景运动错觉或幻觉。发作时多数患者感觉周围事物在旋转,少数患者出现视物摆动或摇晃(他动感眩晕);也可有自身在一定平面上转动、倾倒、沉浮或摇晃(自动感眩晕)。临床上可分为前庭系统性眩晕(真性眩晕)和非前庭系统性眩晕(头昏),病因较复杂。

推荐医生更多

李翠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李桂娟 主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