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胆红素脑病的症状
补充说明:胆红素脑病的症状
a******W 2022-04-30 22:47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胆红素脑病的症状包括嗜睡、肌张力减低、吮吸困难、拥抱反射减弱和喂养困难,这些症状可能表明新生儿黄疸的并发症,需及时就医。
1.嗜睡
由于未结合胆红素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脑组织内,使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递质三磷酸腺苷减少,导致神经细胞出现暂时性功能抑制,从而引起嗜睡。这种症状通常表现在大脑皮层,会导致患者睡眠时间延长,清醒状态下的活动减少。
2.肌张力减低
胆红素会与脑内的神经细胞结合形成胆红素脑神经变性物质,影响神经元的功能和结构完整性,进而导致肌张力下降。此症状可能涉及多个身体部位,但主要集中在肌肉运动控制区域,如锥体束。临床表现为被动运动时阻力减小,可伴有肢体下垂。
3.吮吸困难
高未结合胆红素水平会影响大脑的能量代谢,干扰神经传导,使得口腔肌肉无法正常收缩,引发吮吸困难。此症状主要体现在口腔和咽喉部的肌肉,可能导致吞咽不协调,进一步影响进食和液体摄入。
4.拥抱反射减弱
当胆红素累积到一定浓度时,会对神经系统产生毒性作用,影响神经元的兴奋性和传导功能,导致拥抱反射减弱。此症状的核心表现是新生儿被提起头部和肩部时,双臂会自动交叉抱在胸前,若出现反应迟钝或消失,则表明可能存在神经损伤。
5.喂养困难
高胆红素水平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进而引起食欲减退和喂养困难。这种情况多见于新生儿,主要是因为黄疸引起的肝功能异常,导致食物消化吸收障碍。
针对胆红素脑病的症状,可以进行血液生化测试以评估胆红素水平,头颅磁共振成像有助于观察是否存在脑水肿或其他并发情况。治疗措施包括光疗降低胆红素水平,必要时需遵医嘱使用白蛋白注射液来改善脑水肿。建议密切监测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别是新生儿期,避免过度疲劳和长时间暴露于阳光下,以减少胆红素的合成。
2024-04-15 19:43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本病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足月儿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两周;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一般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复现,或生后2周后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超过205.2μmol/L(12mg/dl),早产儿超过256.5μmol/L(15mg/dl)称为高胆红素血症,为病理性黄疸。足月儿间接胆红素超过307.8μmol/L(18mg/dl),则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的几率较高,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易遗留后遗症。
多发人群:刚出生的婴儿
典型症状: 胎黄 婴儿脸色发黄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 巩膜黄染
临床检查: 胎黄 婴儿脸色发黄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 巩膜黄染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 —— 10000元)
利肝隆颗粒
疏肝解郁,清热解毒。用于急、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对血清谷丙转氨酶,麝香草酚浊度,黄疸指数均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转阴有较好的效果。
食道平散
食道癌、贲门癌、胃癌、贲门痉挛、食道狭窄梗阻、食道炎和各种咽喉炎等。主要用于中、晚期食道癌引起的食道不适、吞咽困难、滴水不下、噎嗝、反涎及各种食道疾患,也可用于放疗,化疗的配合治疗及正常人食道和胃肠道的癌变防治。
利培酮口服液
1.用于治疗急性和慢性精神分裂症以及其它各种精神病性状态的明显的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思维紊乱、敌视、怀疑)和明显的阴性症状(如反应迟钝、情绪淡漠及社交淡漠、少语)。也可减轻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情感症状(如:抑郁、负罪感、焦虑)。对于急性期治疗有效的患者,在维持期治疗中,本品可继续发挥其临床疗效。 2.可用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躁狂发作,其表现为情绪高涨、夸大或易激惹、自我评价过高、睡眠要求减少、语速加快、思维奔逸、注意力分散或判断力低下(包括紊乱或过激行为)。
巴氯芬片
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1、 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 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