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单核细胞增多症怎么引起的
补充说明:单核细胞增多症怎么引起的
a******W 2022-04-30 22:48
单核细胞增多症 EB病毒感染 巨球蛋白血症 结核病 非霍奇金淋巴瘤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单核细胞增多症可能是由EB病毒感染、巨球蛋白血症、结核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EB病毒感染
EB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感染后可导致急性感染期和慢性潜伏期。在急性感染期,由于免疫系统的应激反应,会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如发热、咽喉痛、肝脾肿大等。抗病毒药物是主要治疗方法,常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进行治疗。
2.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血液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性疾病,其特征为骨髓中浆细胞恶性增生,产生大量单克隆IgM型免疫球蛋白,导致血液中IgM水平升高。化疗是常用的治疗方式,可以使用环磷酰胺、苯达莫司汀等化学药物来抑制癌细胞的增长。
3.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结核菌会大量繁殖并侵袭周围组织,此时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机制,从而出现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增生现象。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异烟肼、利福平等药物进行治疗。
4.非霍奇金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组异质性的恶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由于淋巴细胞异常增殖,可能会刺激单核细胞过度活化,进而形成单核细胞增多的现象。通常采用联合化疗方案,例如R-CHOP方案,即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
5.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在遗传易感性基础上,由环境因素激发,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包括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等,这些抗体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导致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激素类药物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如、甲泼尼龙等,具有调节免疫、减轻炎症的作用。
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以评估病情变化。必要时还可进行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如EB病毒壳抗原IgA/IgG检测,以辅助诊断。
2024-04-21 06:29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Epstein-Barr病毒(EBV)又称人类疱疹病毒,为疱疹病毒科嗜淋巴细胞病毒属的成员。它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在人群中的感染非常普遍,为95%以上的成人所携带。EBV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更为重要的是,EBV与鼻咽癌、儿童淋巴瘤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被列为可能致癌的人类肿瘤病毒之一。1956年上海曾有本病流行。
红霉素肠溶胶囊
β-溶血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引起的轻度或中度的呼吸道感染。嗜血流感。β-溶血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引起的轻度或中度的下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百日咳杆菌引起的百日咳:红霉素可有效消除患者咽喉部的百日咳病菌,临床研究表明红霉素能够预防易感人群感染百日咳。白喉:白喉是由于白喉杆菌产生毒素所致,红霉素可以预防易感人群成为白喉带菌者或根除带菌者体内病菌。微小棒状杆菌引起的红癣病。溶组织阿米巴引起的肠道内阿米巴。李斯特菌引起的单核细胞增多症。化脓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皮肤、软组织的轻度、中度感染。
苯丁酸氮芥片
霍奇金病,数种非霍奇金病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瓦尔登斯特伦巨球蛋白血症,晚期卵巢腺癌。本品对于部分乳腺癌病人也有明显的疗效。
云南白药
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吐血,咳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疮疡肿毒及软组织挫伤,闭合性骨折,支气管扩张及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以及皮扶感染性疾病。
硫酸羟氯喹片
本品用于对潜在严重副作用小的药物应答不满意的以下疾病:类风湿关节炎,青少年慢性关节炎,盘状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有阳光引发或加剧的皮肤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