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原因
补充说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原因
a******W 2022-05-02 23:22
假性球麻痹 吞咽困难 延髓麻痹 肌萎缩侧索硬化 多发性硬化症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可能是由延髓麻痹、肌萎缩侧索硬化、多发性硬化症、脑梗死、脑干肿瘤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和管理。
1.延髓麻痹
延髓是控制呼吸和吞咽的重要部位,当其受到损伤时会导致咽喉肌肉运动失调,引起吞咽困难。对于延髓麻痹患者,可采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进行治疗,以改善营养状态。
2.肌萎缩侧索硬化
肌萎缩侧索硬化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导致咽喉部肌肉功能障碍,进而引发吞咽困难。美金刚等药物可用于缓解病情发展,但需密切监测副作用。
3.多发性硬化症
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出现炎症脱鞘病变,影响了大脑中负责协调运动的部分区域,包括支配咽喉肌肉的区域,从而导致吞咽困难。免疫调节治疗如环磷酰胺静脉注射对缓解病情有一定作用,需要定期评估效果和副作用。
4.脑梗死
脑梗死是指脑血管阻塞引起的局部缺血缺氧,如果梗死位于延髓或桥脑附近,则可能会影响咽喉肌肉的功能,导致吞咽困难。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溶栓治疗,例如遵医嘱使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
5.脑干肿瘤
脑干肿瘤压迫第四脑室出口,使脑脊液循环受阻,颅内压增高,继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包括头痛、呕吐、眩晕、复视、共济失调、吞咽困难等。脑干肿瘤通常需要手术切除,如显微外科手术,术后配合放疗或化疗,如全脑全脊髓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方案。
针对假性球麻痹引起的吞咽困难,建议患者遵循营养支持治疗原则,调整饮食结构,减少口腔内的食物残留。同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需给予鼻饲或胃管喂养。
2024-04-05 07:42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病因分类 (一) 口、咽和喉疾病 1、口炎、外伤。 2、咽、喉疾病:①扁桃体周围脓肿;②咽后壁脓肿;③咽、喉结核;④咽、喉白喉。 (二)食管疾病 1、食管炎:①非特异性食管炎;②消化性食管炎、消化性食管溃汤。 2、食管癌。 3、食管良性肿瘤。 4、食管“良性”狭窄。 5、食管憩室炎。 6、食管结核。 7、Barrett食管。 8、食管裂孔疝。 9、食管内异物。 10、食管黍膜下脓肿。 11、食管先天性疾病:①食管蹼;②先天性食管闭锁;③先天性食管狭窄;④先天性信管过短;⑤先天性食管扩张。 12、食管受压:①纵隔疾病;②心血管疾病;③甲状腺肿大。 (三)神经、肌肉疾病或功能失常 1、神经、肌肉器质性疾病①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疾病;②肌肉疾病;③结缔组织疾病;④全身性感染和中毒。 2、神经、肌肉功能失常①贲门痉挛;②缺铁性吞咽困难;③弥漫性食管痉挛;④精神性贲门失弛缓症。 机理 正常吞咽动作包括口咽、食管上扩约肌、食管本身和食管下括约肌等四个阶段,其中某一个阶段发生障碍时,均可引起吞咽困难。 1、口咽阶段 吞咽动作的起始阶段,食物通过口咽部,正常情况下仅历时一秒种左右,涉及口咽肌的随意运动。当口咽部有炎症或创伤等病伤时,患者可因疼痛不敢吞咽。当面肌(Ⅶ脑神经)。舌肌(Ⅶ脑神经)腭弓和咽缩肌(Ⅸ、Ⅹ脑神经)麻痹时均影响吞咽动作,后组颅神经(Ⅸ、Ⅹ、Ⅶ)脑神经)损害引起廷髓麻痹出现吞咽困难。 2、食管上扩约肌阶段 每次吞咽动作开始后,食管上扩约肌即行松弛,然后出现食管蠕动,食团顺利通过 。当支配该部的迷走神经、吞咽神经失常时可引起食管上括约肌功能失常,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 3、食管本身阶段 食管本身吞咽困难的原因,主要是食管腔内机械性梗阻或闭塞,如食管癌、食管良性狭窄等;食管壁外来性压迫,如胸内甲状腺肿大、主动脉瘤等;食管蠕坳减弱、食管蠕动减弱、消失或异常,如弥漫性食管痉挛、皮肌炎、硬皮病等。均可引起吞咽困难。 4、食管下括约肌阶段 食管下括约肌引起吞咽困难主要机理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失弛缓,多见于贲门痉挛;也见于食管下端机械性梗阻,如食管下段癌、贲门癌、食管良性狭窄等。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耳鼻喉
半导体激光治疗仪
该产品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改善微循环的作用,配合药物治疗对脑梗塞、头痛、头晕、假性球麻痹症状具有一定改善作用。产品禁忌症:恶性肿瘤患者、光线过敏者(如红斑狼疮、卟啉病)、心动过缓者禁用。以下患者请咨询医生后使用:急性病患者、传染病患者、血压异常紊乱者、心脑血管病患者的急性发病期、皮肤知觉障碍者或皮肤异常者、高烧患者。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
用于各种起因的角膜溃疡,角膜损伤,由碱或酸引起的角膜灼伤,大泡性角膜炎,神经麻痹性角膜炎,角膜和结膜变性。
利鲁唑片
用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的治疗,可延长存活期和/或推迟气管切开的时间。
巴氯芬片
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1、 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 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