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脱水> 颅内脱水治疗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颅内脱水治疗可采取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甘露醇、、白蛋白等药物进行治疗。
1.去甲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能收缩外周血管,升高血压,从而减少脑水肿。通过静脉注射给药。用于急性颅内高压伴有显著低血压的情况。
2.垂体后叶素
垂体后叶素具有缩血管的作用,能够降低颅内压。通常采用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适用于颅内出血、脑水肿等情况引起的急性颅内压增高。
3.甘露醇
甘露醇可以快速提高血浆渗透浓度,促进水分从脑组织进入血液中,达到降低颅内压力的目的。通常作为口服或静脉注射使用。对于缓解脑水肿、减轻颅内压力有明显效果。
4.
是一种利尿剂,可迅速增加尿液排出量,降低颅内压力。可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对于急性颅内压力增高的患者,可考虑使用以减轻症状。
5.白蛋白
白蛋白在血浆中起到维持胶体渗透压的作用,在颅内水肿时有助于调节液体平衡。一般通过静脉注射给予。当存在明显的血液循环障碍或低蛋白血症时,可考虑使用白蛋白来改善病情。
颅内脱水治疗需谨慎实施,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电解质及心功能状态。在使用上述药物的同时,应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以防止过度脱水引起不良反应。

2024-02-10 00:3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脱水

钠盐(NaCl、NaHCO3)是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无机盐,因此血清钠浓度是决定血浆渗透压高低的主要因素,由于水、钠缺失的比例不同,导致不同的血浆钠浓度变化和渗透压变化。脱水时,临床上常根据血清钠浓度的高低将脱水分为3种类型:等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高渗性脱水。

推荐医生更多

施瑞华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陈洪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檀心广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米永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李福祥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胡志方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