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小脑萎缩> 多系统小脑萎缩是怎么来的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多系统小脑萎缩可能是由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异常、慢性酒精中毒、维生素B1缺乏、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遗传因素
多系统性小脑萎缩可能由多种基因突变引起,其中一些是通过家族遗传的方式传递给后代的。这些基因突变可能导致蛋白质折叠错误或功能障碍,进而影响细胞结构和功能。针对遗传性多系统性小脑萎缩的治疗需要考虑特定基因型,并可能包括使用特定药物来减缓病情进展。
2.神经递质异常
神经递质异常是指大脑中负责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数量或功能异常,这可能会导致多系统性小脑萎缩。例如,胆碱能神经递质不足会导致运动协调障碍。美金刚、盐酸氯丙嗪等药物可用于改善神经递质平衡,但需谨慎使用并遵循医生指导。
3.慢性酒精中毒
长期大量饮酒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神经元死亡和小脑萎缩。酒精干扰神经递质的正常代谢,抑制神经再生。戒酒是治疗慢性酒精中毒的关键,可通过住院治疗或社区支持实现。
4.维生素B1缺乏
维生素B1缺乏会影响神经传导和能量代谢,造成周围神经炎和多发性神经病变,严重时可出现多系统性小脑萎缩的症状。补充维生素B群可以缓解相关症状,如口服维生素B1片、复合维生素B片等。
5.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帕金森病、亨廷顿舞蹈病等,由于免疫系统攻击神经细胞,导致神经细胞退化和死亡,从而引起小脑萎缩。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通常采用免疫调节剂,如环磷酰胺注射液、硫唑嘌呤片等,以控制免疫反应。
患者应定期进行MRI成像、血液学检查以及神经电生理测试,以监测病情变化。建议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2024-02-23 23:0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小脑萎缩

小脑萎缩准确来说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影像学的表现。其可见于一些遗传性、变性性疾病,也可见于某些急性病程如急性小脑炎的后期及某些药物中毒等,甚至某些临床无症状的人,影像学检查也可见到小脑萎缩,尤以老年人多见。其共同特征是影像学检查发现小脑的萎缩。

  • 症状起因:1.遗传性如脊髓小脑变性(SCA)、Friedreich型共济失调、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症等。2.变性性多系统萎缩小脑型(MSA-C)。3.缺血缺氧性一氧化碳中毒。4.药物中毒苯妥英钠。5.炎症性急性小脑炎后遗症。6.酒精中毒酒精性小脑变性。7.其他神经副肿瘤综合征。

  • 就诊科室:神经

适用药品

维生素B1片

1.适用于维生素B1缺乏的预防和治疗,如维生素B1缺乏所致的脚气病或Wernicke脑病。亦用于周围神经炎消化不良等的辅助治疗。2.全胃肠道外营养或摄入不足引起的营养不良时维生素B1的补充。3.下列情况时维生素B1的需要量增加:妊娠或哺乳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烧伤、血液透析、长期慢性感染、发热、重体力劳动、吸收不良综合征伴肝胆系统疾病(肝功能损害、酒精中毒伴硬化)、小肠疾病(乳糜泻、热带口炎性腹泻、局限性肠炎、持续腹泻、回肠切除)及胃切除后。4.大量维生素B1对下列遗传性酶缺陷病可改善症状: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Leigh病)、支链氨基酸病,乳酸性酸中毒和间歇性小脑共济失调

复合维生素B片

维生素类药。用于营养不良厌食脚气病、癞皮病及因缺乏维生素B类所致的各种疾患的辅助治疗

甲泼尼龙片

糖皮质激素只能作为对症治疗,只有在某些内分泌失调的情况下,才能作为替代药品。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适应症,详见说明书。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

用于治疗血管性或外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脊髓损伤;脑萎缩脑梗死脑出血,脑损伤小儿脑瘫,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小儿周围神经炎帕金森氏病糖尿颅神经病变;糖尿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

推荐医生更多

庄慧魁 主任医师

提问

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余明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

麦坚凝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刘和平 主任医师

提问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

戴俊平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钟天平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