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脾功能亢进的治疗及优缺点
补充说明:脾功能亢进的治疗及优缺点
a******W 2022-05-02 23:2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脾功能亢进的治疗可采取脾脏切除术、血小板生成素、白介素-11、血小板输注、血小板功能抑制剂等方法,这些措施有助于改善症状,但需密切监测副作用。
1.脾脏切除术
脾脏切除术通过手术直接移除异常增大的脾脏,减轻其对血液细胞的破坏,从而缓解脾功能亢进的症状。此方法适用于因脾脏肿大导致的脾功能亢进患者。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和可能出现的并发情况。
2.血小板生成素
血小板生成素能够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为巨核细胞,进而促进血小板生成,提高血液凝固能力。对于存在血小板减少的脾功能亢进患者,该药物可以增加血小板数量,改善出血倾向。
3.白介素-11
白介素-11能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提高血小板计数,用于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对于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的脾功能亢进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本品以提升血小板水平。
4.血小板输注
血小板输注是将从献血者处获得的健康个体的血小板悬液输给受血者,以补充或替代受损或缺乏的血小板成分。当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低于安全阈值时,可考虑使用血小板输注来预防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
5.血小板功能抑制剂
血小板功能抑制剂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能阻断血小板活化途径,降低血小板聚集活性,防止血栓形成。对于有高危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脾功能亢进患者,在医师指导下长期服用上述药物有助于预防血栓并发症。
在实施脾脏切除术前,应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血小板减少症,并排除感染性疾病,以免引起免疫反应而影响手术效果。术后需监测血小板计数变化,以防过度止血或血栓形成。
2024-03-22 02:48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是一种不同的疾病引起脾脏肿大和血细胞减少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脾肿大、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而骨髓造血细胞相应增生,可经脾切除而缓解。本病经治疗原发病后,部分病例临床症状可减轻。一般认为脾功能亢进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脾脏肿大,这种肿大的脾脏对血细胞有滞留作用,脾窦的增生增强了对血细胞吞噬及破坏作用,是产生脾功能亢进临床表现的重要原因。脾脏切除后,临床症状可得到纠正。
左甲状腺素钠片
1、治疗非毒性的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正常);2、甲状腺肿切除术后,预防甲状腺肿复发;3、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替代治疗;4、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功能亢进症的辅助治疗;5、甲状腺癌术后的抑制治疗;6、甲状腺抑制试验。
阿司匹林肠溶片
抑制下述情况时的血小板粘附和聚集 :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血流障碍所至的心脏疼痛) ;急性心肌梗塞 ;预防心肌梗塞复发 ;动脉血管的手术后 ;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主动脉冠状动脉静搭桥术,PTCA) ;预防大脑一过性的血流减少(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已有前驱症状,如面部或手臂肌肉一过性瘫痪或一过性失明)后预防脑梗塞。
转移因子胶囊
用于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对恶性肿瘤可作为辅助治疗剂(主要用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免疫缺陷病(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症及慢性皮肤粘膜真菌病有较好的疗效)。
血栓心脉宁片
益气活血,开窍止痛。用于气虚血瘀所致的中风、胸痹症见头晕目眩,半身不遂,胸闷心痛,心悸气短;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