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流行性肌痛> 流行性肌痛症的中医治疗

流行性肌痛症的中医治疗

发病时间:不清楚

流行性肌痛症的中医治疗

补充说明:流行性肌痛症的中医治疗

a******W 2022-05-02 23:22

流行性肌痛 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 内热 黄连 黄芩 肌肉疼痛 风寒 败毒散 独活 肿胀 皮肤青紫 红花 桃仁 肌肉紧张 疼痛 肌肉酸痛 毛细血管扩张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流行性肌痛症的中医治疗可采取清热解毒、祛风散寒、活血化瘀、针灸疗法、拔罐疗法等方法。
1.清热解毒
清热解毒是指通过中药来清除体内热邪,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此法适用于因内热引起的流行性肌痛症。在临床上,可选用黄连、黄芩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
2.祛风散寒
祛风散寒是利用某些药材中的生物活性成分来驱除体内的寒气和湿气,从而减轻肌肉疼痛的症状。对于由外感风寒所致者较为适宜。常用方剂有荆防败毒散,其主要成分为羌活、独活等。
3.活血化瘀
活血化瘀旨在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血液流动,减少组织间的粘滞性,降低炎症因子的浓度,从而起到止痛的作用。针对存在局部淤血肿胀及皮肤青紫等症状时效果较好。可通过服用红花、桃仁等中药材来进行改善。
4.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传统中医疗法之一,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气血流通,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该方法适合于缓解因经络阻滞导致的肌肉酸痛。例如,可以选取足三里穴、合谷穴等穴位进行针刺。
5.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一种以罐为工具,通过负压吸引人体表面特定部位的方法,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消肿止痛的效果。对于因寒湿侵袭引起的肌肉酸痛有一定的疗效。如可在背部大椎穴、肩井穴等处进行拔罐处理。
在接受上述治疗前,应确保无禁忌证,并按医嘱调整饮食习惯,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2024-04-22 23:3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流行性肌痛

流行性肌痛多由柯萨奇及埃可病毒1、6、9型引起。突然出现明显的胸痛和(或)腹痛。可为压迫性痛、刺痛、刀割样或撕裂样的疼痛。多呈痉挛性发作,每次持续1~2h。发作间歇期亦可有钝痛。疼痛可为一侧或两侧。同时可伴有发热、咽痛和头痛等感染症状。流行性肌痛可随呼吸、咳嗽或转动体位加剧,并可放射至颈肩及上腹部,肌痛轻重不一,严重者甚至引起休克,肌肉活动时肌痛加剧,肌痛多半在3~4日后消失,发热亦随之好转,本病多能自愈。偶有反复发作,病程迁延数周者。   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生的肌痛,疼痛呈阵发性,活动时加剧,部分病例疼痛呈迁徙性。少数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头昏、乏力等。   用复方氯唑沙宗、芬必得等治疗,多数患者均迅速康复。结论临床上几遇到突然发生,轻重不一,甚至是从未体验过的胸、腹剧烈疼痛,而相应部位脏器检查结果阴性者,均应考虑流行性肌痛的诊断。治疗原则为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

  • 症状起因:柯萨奇病毒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肠道病毒属。病毒颗粒为球形或卵圆形,直径为22~30nm,呈圆形颗粒状。病毒基因组为单股线状RNA,全长约6000~8500bp,构成病毒核心。外壳呈20面体,立体对称,由32个壳粒组成,每个壳粒含有病毒核酸编码的四种壳蛋白VP1~VP4。在5ˊ端结合一个病毒基因蛋白Vpg,在Vpg之后接着一段长约740bp的非编码区。柯萨奇病毒按照在乳鼠中病变的不同而分为A、B两组。A组原有24个血清型,其中第23型后来被划归艾柯病毒9型,尚存23个血清型。这些血清型皆可用中和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加以区别。A组病毒虽不具有共同的抗原,但有型间的交叉免疫性,如A3和A8、A11和A15、A13和A18之间可有交叉血清反应;相反,在6个B组病毒的血清型和A9之间,则有共同的群抗原。除少数毒株外,柯萨奇病毒不产生红细胞凝集素,因而不能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来鉴定。柯萨奇病毒对新生小白鼠有高度致病性,A组病毒引起骨骼肌广泛性肌炎和弛缓性瘫痪而于1周内死亡。B组病毒可引起灶性分布的肌炎,并可引起脂肪组织炎、脑炎、心肌炎、胰腺炎、肝炎和心内膜炎。乳鼠常出现全身震颤、痉挛和强直性瘫痪。较年长的小白鼠可耐受B组病毒感染,但可通过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而诱发胰腺炎。营养不良可使B3病毒在成年小白鼠中产生严重疾病,包括在心、脾、肝、脑中的持续性感染,淋巴组织萎缩。将有免疫力的小白鼠淋巴细胞转移至营养不良小白鼠体内,可保护该小白鼠抵抗B3病毒,防止严重后果的产生。A7、A9和A16病毒亦可在猴肾细胞培养中生长,某些A组毒株可在人羊膜细胞、Hela细胞或RD细胞株中生长,但A1、A19和A22病毒则未能在任何细胞培养中繁殖。猩猩和猴子感染后可不发病,病毒在咽部和血液中短暂出现,并通过粪便排出持续2~5周之久。A14病毒在成年小白鼠和猴子中引起脊髓灰质炎样病变,A7病毒在猴子中则引起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和瘫痪。在细胞培养中,B组病毒可引起细胞病变。受染细胞变圆,皱缩,胞核固缩、反光,最后退化而脱落。A组病毒不产生细胞病变。

  • 可能疾病:肠道病毒所致各系统感染  巨细胞动脉炎和风湿性多肌痛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  

  • 常见检查: 白细胞数  胸透  胸部CT  血清抗巨细胞病毒IgM抗体  血清丁肝IgM抗体  血清戊肝IgM抗体  

  • 就诊科室:传染科、儿科

推荐医生更多

张彩东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

余明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侯万东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