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状
补充说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状
a******W 2022-05-02 23:23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紫癜 血小板减少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发热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表现为紫癜、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发热、头痛等症状,这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疾病,需紧急就医。
1.紫癜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于巨球蛋白导致血小板过度破坏引起的。当免疫复合物IgG和C3沉积时,补体活化增强,导致血小板寿命缩短,从而出现紫癜。紫癜通常出现在皮肤表面,尤其是四肢和臀部。
2.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可能是巨球蛋白通过Fc受体介导的调理吞噬作用导致的。此时巨球蛋白会与血小板上的Fc受体结合,使其更容易被巨噬细胞识别并吞噬,进而导致血小板数量下降。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在血液检查中可发现血小板水平降低。
3.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是由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凝血障碍所致。缺乏正常的止血功能会导致红细胞在毛细血管内破裂,引发溶血性贫血。溶血可能发生在全身各处的小血管中,但以肾、肺为著,患者可能会出现尿色加深、尿量减少等症状。
4.发热
发热主要是由感染或其他炎症反应引起的免疫系统激活导致的。巨球蛋白的存在可能导致机体产生炎症反应,进而引起发热。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可能伴有出汗或寒战等不适感。
5.头痛
巨球蛋白血症患者的颅内压增高会引起头痛的症状。巨球蛋白血症可以导致脑水肿的发生,使颅腔内容积相对缩小,颅内压力增加,压迫刺激大脑皮层的感觉神经元,进而引起头痛。疼痛通常位于额头或两侧太阳穴区域,程度从轻微到剧烈不等。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血常规、血生化以及骨髓穿刺等检查项目来评估病情。治疗措施可能包括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血小板输注或应用利妥昔单抗等药物治疗。患者应避免任何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增高的活动,如剧烈运动或进食硬质食物,保持充足休息,确保营养均衡,有利于促进身体恢复。
2024-04-22 21:32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称血栓性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血栓形成综合征等。为一种不常见的血栓性微血管病,伴有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临床特征为发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微血管病性溶性性贫血,多种神经系统损伤和肾损害等。其病因不明,可能与血管因素、感染以及药物过敏等有关。大部分病人年龄在10-40岁之间,约60%是女性。起病急骤,病情严重,2/3病例在3个月内死亡,少数病例较缓慢,病程可达数月至数年。
大黄 虫丸
1.肝胆病: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重症肝炎、脂肪肝、肝脾肿大、梗阻性黄疸;急慢性胆囊炎等。2.妇科病:闭经、月经病、子宫肌瘤、乳腺增生、慢性盆腔炎、输卵管结核、不孕症。3.心脑血管病:脑血栓、脑动脉硬化、脑血管意外、血淤头痛、高血压。4.血液病:高粘血症、高脂血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5.癌症:原发性肺癌、肝癌、宫劲癌。6.胃肠病:慢性浅表性胃炎、消化不良、便秘、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等。7.外科疾病:创伤骨折、外伤疼痛、腰肢冷痛、坐骨神经痛、劳伤过度、腹膜炎、肠粘连、肛裂、周围血管病、颈淋巴结核、鹤膝病等。8.皮肤病:鱼鳞癣、牛皮癣、颜面色素沉着等。
阿司匹林肠溶片
抑制下述情况时的血小板粘附和聚集 :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血流障碍所至的心脏疼痛) ;急性心肌梗塞 ;预防心肌梗塞复发 ;动脉血管的手术后 ;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主动脉冠状动脉静搭桥术,PTCA) ;预防大脑一过性的血流减少(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已有前驱症状,如面部或手臂肌肉一过性瘫痪或一过性失明)后预防脑梗塞。
福乃得维铁缓释片
用于明确原因的缺铁性贫血。
硫唑嘌呤片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