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骨科> 小儿脾大> 小儿脾大的原因和危害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小儿脾大可能由寄生虫感染、遗传性溶血性贫血、肝硬化、巨球蛋白血症、脾功能亢进等病因引起,导致脾脏血液回流受阻,脾脏充血肿大。脾大可能导致脾功能亢进,影响血液的正常循环,建议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治疗。
1.寄生虫感染
由于寄生虫侵入人体后,在血液中释放出毒素和代谢产物,刺激脾脏产生免疫应答,导致脾脏肿大。针对特定寄生虫的抗寄生虫药物可用于治疗,如阿苯达唑、甲硝唑等。
2.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遗传性溶血性贫血会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脾脏作为过滤器会增加对异常红细胞的摄取,从而出现脾脏肿大的现象。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如、等。
3.肝硬化
肝硬化时肝脏组织被纤维化瘢痕替代,部分肝脏功能转移到脾脏,使脾脏充血水肿并发生增生,引起脾脏肿大。保肝治疗是主要手段,可遵医嘱服用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改善病情。
4.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骨髓内浆细胞过度增生,分泌大量单克隆IgM,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脾脏为适应这种病理状态而代偿性增大。患者需要接受化学治疗以控制疾病的进展,常用药物有环磷酰胺、氟达拉滨等。
5.脾功能亢进
脾功能亢进是指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脾脏体积增大和脾脏功能增强,导致血液回流受阻,进而引起脾脏肿大。脾功能亢进的治疗通常包括手术切除脾脏,例如脾脏栓塞术、脾脏切除术等。
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肝功能和腹部超声,以便及时发现脾脏大小的变化。必要时,还可进行血涂片、骨髓活检等辅助检查。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脾脏负担。

2024-01-28 14:1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小儿脾大

脾脏增大是婴儿及儿童时期的常见体征,一般见于全身性疾患,如感染、血液病、代谢病、肿瘤等,仅限于脾脏本身的疾病则少见。急性感染时,常于数天内即见脾脏充血,可在左肋缘下触及;慢性感染所致的脾大则主要由于增生性浸润。应当指出,在多数早产儿及30%的足月儿,刚出生后即可摸到脾脏,5~6个月的正常婴儿则仅有15%可以触及,此后一般不能触到,至3~4岁时只有极少数偶能触及。

推荐医生更多

龚树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王正文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皮肤病专科医院

关菁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花生医院

孟广明 副主任医师

提问

青岛开泰耳鼻喉头颈外科医院

段丽平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陈周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华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