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为什么水中毒
补充说明:为什么水中毒
a******W 2022-04-29 23:0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水中毒可能是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肾功能障碍、大量摄入低渗溶液、药物副作用或电解质失衡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
抗利尿激素能够提高肾脏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减少尿液产生。当体内存在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反应时,身体为了对抗这些刺激,会通过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来保留水分,导致水中毒。例如,在使用利尿剂螺内酯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水肿和液体潴留,此时需要调整剂量或更换其他利尿剂以减轻症状。
2.肾功能障碍
肾功能障碍会导致肾脏清除体内多余水分的能力下降,从而引起水中毒的发生。如急性肾衰竭时,需进行紧急透析治疗以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
3.大量摄入低渗溶液
大量摄入低渗溶液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使细胞内的水分向细胞外移动,导致细胞肿胀和水中毒。举例来说,长时间泡温泉可能导致皮肤吸水过多而引起水中毒,建议控制每次浸泡的时间。
4.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如利尿剂等,可以影响体内的电解质平衡,进而干扰正常的水平衡调节机制,导致水中毒。对于引起的水中毒,可遵医嘱使用氢片、阿米洛利片等保钾利尿剂代替。
5.电解质失衡
电解质失衡会影响体内钠离子浓度,改变细胞内外的渗透压梯度,从而干扰了脑部的正常生理活动,引发水中毒。纠正电解质失衡通常包括补充电解质溶液或口服补盐包,以恢复正常的钠离子浓度。
密切监测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水电解质状态,定期评估并调整饮食和饮水习惯。推荐进行血液和尿液分析以及电解质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水中毒。
2024-03-01 10:34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系指机体摄入或输入水过多,以致水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液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又称“水中毒”或稀释性低钠血症。水中毒发生较少,仅在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或肾功能不全的情况下,机体摄入水分过多或接受过多的静脉输液,才造成水在体内蓄积,导致水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