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血肿形成> 绒毛膜下血肿形成原因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绒毛膜下血肿可能由胎盘早剥、胎盘植入、子宫颈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引起,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胎盘早剥
胎盘早剥是指胎盘在分娩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导致血液积聚在子宫内,引起出血和疼痛。这可能导致绒毛膜下血肿。对于胎盘早剥引起的绒毛膜下血肿,需要紧急处理以防止进一步的并发症,如剖宫产手术。
2.胎盘植入
胎盘植入是指胎盘组织侵入子宫肌层,使胎盘不能正常剥离,导致出血和疼痛。这也可能增加绒毛膜下血肿的风险。对于胎盘植入引起的绒毛膜下血肿,通常建议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
3.子宫颈裂伤
子宫颈裂伤是由于分娩过程中宫颈受到牵拉或压迫而发生的损伤,可能导致出血和疼痛。这种损伤可能会导致绒毛膜下血肿的发生。对于子宫颈裂伤引起的绒毛膜下血肿,可以考虑使用氨甲环酸等止血药物进行治疗。
4.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指的是血液凝固过程中的任何一种异常,包括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可导致出血倾向。这可能导致绒毛膜下血肿。对于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绒毛膜下血肿,可以通过输注新鲜冷冻血浆、冷沉淀物等来补充缺乏的凝血因子。
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一组妊娠期特有的慢性高血压疾病,血压升高会导致血管痉挛和破裂,进而引起出血和疼痛。这可能增加绒毛膜下血肿的风险。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引起的绒毛膜下血肿,可以遵医嘱用硫酸镁注射液进行降压治疗。
针对绒毛膜下血肿,应密切监测孕妇的生命体征,定期进行超声检查以及电解质水平检测。必要时,医生还可能会安排羊水穿刺术、脐带血流量监测等辅助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并发症。

2024-04-01 09:2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胎盘早剥 (胎盘的过早分离,胎盘早期剥离,胎盘早期脱离)

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具有起病急、进展快,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国内报道的发生率为4.6‰~21‰,国外的发生率为5.1‰~23.3‰。发生率高低与分娩后是否仔细检查胎盘有关。有些轻型胎盘早剥于临产前可无明显症状,只在产后检查胎盘时,发现早剥处有凝血块压迹,此类患者易被忽略。

适用药品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