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治疗面部浮肿的中成药
补充说明:治疗面部浮肿的中成药
2022-05-06 18:2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治疗面部浮肿的中成药包括黄连上清丸、防己黄芪汤、五苓散、金匮肾气丸和真武汤。由于面部浮肿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获得适当治疗。
1.黄连上清丸
黄连上清丸具有清热解毒、泻火止痛的功效,对于肺胃蕴热所致的头晕目眩、牙齿疼痛有一定的缓解效果。本品性寒易伤脾胃,因此外感风寒、脾胃虚寒泄泻者慎用。
2.防己黄芪汤
防己黄芪汤主治风水水肿证。方中共四味药,其中防己通调水道而利小便;白术健脾燥湿以助运化;桂枝温阳化气以行津液;甘草益气和中。服药期间患者应忌食生冷、油腻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3.五苓散
五苓散主治膀胱蓄水证。方中重用茯苓为君药,有利水渗湿的作用;臣以泽泻、猪苓增强利水之力;肉桂、白术、茯苓健脾祛湿,兼制淡渗之晶滋阴伤阳。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4.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有补肾阳、强筋骨等功效,能改善因肾阳虚引起的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等症状。服用时需注意不宜与感冒类药同服。
5.真武汤
真武汤主治阳虚水泛证。方中以附子配干姜辛温大热,既可回阳救逆,又能温里驱寒;白芍养血敛阴,缓急止痛;生姜既能助附子、干姜温阳祛寒,又以防麻、辛、草过于温燥劫阴;茯苓、白术健脾祛湿。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均需要经过专业医生辨证后使用,不可盲目自行滥用。若面部浮肿持续不退或者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处理。
2024-03-07 11:12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治疗面部浮肿的中成药可以选用龙胆泻肝丸、清开灵片、牛黄解毒片、板蓝根颗粒、金银花露等。由于面部浮肿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获得适当治疗。
1.龙胆泻肝丸
龙胆泻肝丸可用于肝胆实火上攻引起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等症。其具有清肝胆、利湿热的功效。本品宜空腹或饭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服药期间应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及饮酒。
2.清开灵片
清开灵片适用于外感风热时邪,入里化火上攻所致的头晕胀痛、不思饮食、烦躁口渴等症状。本品具有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的作用。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3.牛黄解毒片
牛黄解毒片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本品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孕妇禁用。脾胃虚寒者慎用。
4.板蓝根颗粒
板蓝根颗粒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喉咙红肿疼痛、发热、鼻塞、流浊涕、吞咽困难。本品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作用。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5.金银花露
金银花露主治暑温、秋燥温病以及热毒蕴结肌肤所导致的疔疮肿毒。本品具有疏表散热、清热解毒的功效。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均需遵医嘱合理应用,不可盲目自行滥用。若面部浮肿持续存在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处理。
2024-04-02 02:57
举报向医生提问
体内增加太多水分排不出去时,就是浮肿。体重增加的同时,会出现眼皮浮肿、脚踝或小腿水肿。 大部分的浮肿是由肾脏或心脏疾病所引起的,不过,有时候肝病的腹水、蛋白质不足引起的营养失调或更年期障碍的荷尔蒙异常等,也会造成浮肿。 若从脸部开始浮肿,继而扩大到全身时,罹患肾脏病的可能性很高,不过也有可能是急性肾炎或肾病变。
症状起因:有免疫伤害引起的肾丝球肾炎及细菌感染有关的肾盂肾炎等,另外糖尿病、高血压及全身性红斑性狼疮等病人也常并发肾脏病变.
可能疾病: 慢性肺炎 支气管肺炎 福尔马林中毒 维生素B12缺乏所致贫血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