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呼吸内科> 感染性发热> 感染性发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发热原因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感染性发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发热原因,可能是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立克次体感染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时,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攻击病原体,导致炎症反应和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引起发热。抗生素治疗是针对细菌感染的主要方法,例如使用阿莫西林、头孢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2.病毒感染
病毒侵入人体后,其核酸或蛋白成分作为异物被机体免疫细胞识别为威胁,从而产生免疫应答,包括巨噬细胞活化、白介素-6等促炎因子释放以及发热介质前列腺素E2的合成。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会导致机体产热增加,出现发热现象。抗病毒药物可用于特定类型的病毒感染,如利巴韦林片对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的发热有效。
3.真菌感染
真菌通过分泌细胞壁分解产物和毒素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诱发炎症反应,进而导致发热。抗真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由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氟康唑胶囊适用于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出现的发热症状。
4.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进入体内后,会释放出一些代谢产物或者分泌一些毒素,这些物质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刺激,使机体发生免疫应答,此时会产生大量的内源性致热源,从而会引起发热的情况发生。驱虫药可以杀死体内的寄生虫,从而达到退热的目的,比如阿苯达唑片、盐酸左旋咪唑宝塔糖等。
5.立克次体感染
立克次体感染时,机体对病原体产生免疫应答,激活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产生大量炎症因子,导致发热。四环素类抗生素如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具有抗菌活性,能够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起到杀菌作用。
建议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定期复查血常规、CRP水平以评估病情进展。必要时可进行细菌培养、核酸检测等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感染风险。

2024-03-16 01:2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感染性发热

各种传染病如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

  • 症状起因:1呼吸道病毒性感染 2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3肾综合征出血热 4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5流行性乙型脑炎 6急性病毒性肝炎 7斑疹伤寒 8急性局灶性细菌性感染 9败血症

  • 可能疾病: 咽结膜热 尿毒症肺炎 播散型淋病 虫证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内科

推荐医生更多

李邦良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李勇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冉然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梁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李群 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吴迪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