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高位截瘫怎么大小便
补充说明:高位截瘫怎么大小便
a******W 2022-05-06 18:2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高位截瘫患者可采取功能性膀胱训练、间歇导尿、盆底肌电刺激、中药外敷、针灸等方法来管理大小便。
1.功能性膀胱训练
功能性膀胱训练通过逐步锻炼患者控制排尿的能力,如定时排尿、饮水调整等,以恢复自主排尿功能。此方法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神经源性膀胱导致的排尿障碍。
2.间歇导尿
间歇导尿是将留存在膀胱中的尿液定期排出的过程,通常由医护人员指导患者或家属执行。此方法适合于长期卧床或行动不便的高位截瘫患者,旨在预防尿路感染及压力性损伤。
3.盆底肌电刺激
盆底肌电刺激利用外部电流刺激盆底肌肉收缩,改善其功能,通常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对于有残留排尿功能但难以自行排空的高位截瘫患者有效。
4.中药外敷
中药外敷采用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功效的中药材制成药膏后局部贴敷,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症状。此方法可用于术后疼痛、肢体肿胀等情况。需注意皮肤过敏者禁用。
5.针灸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气血流通,可能对脊髓损伤后的康复有益。针灸常用于治疗因高位截瘫引起的下肢麻木等症状。须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操作。
高位截瘫患者的大小便管理应综合考虑个体差异及病情变化,并根据医嘱调整方案。必要时,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或山莨菪碱,以减少尿频和尿急症状。
2024-04-19 23:31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第二胸椎以上的脊髓横贯性病变引起的截瘫。截瘫病人多数在正常劳动、意外事件(如车祸、工伤、自然灾害)中突然受伤。我们从中国骨与关节研究所《中国骨与关节杂志》中总结出常见症状有以下几点。 1、痉挛:从腰部到脚都会有痉挛,而且对声音过敏,突然的声音会加重疼痛和痉挛; 2、尿闭屎闭,小便需用导尿管才能排出,大便需用“开塞露”药物帮助排出。 3、从腰部到脚都不会出汗,是在做了磁共振以后不再出汗了,而且疼痛也加重了; 4、疼痛:从上腹部到脚24小时疼痛,有时如万根针扎、有时如刀搅、有时如火烧,并且整个下身象被水泥灌注了一样僵硬的疼痛。
可能疾病: 小儿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热带痉挛性轻截瘫 脑瘫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颈部开放性损伤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神经
注射用乙酰谷酰胺
用于脑外伤性昏迷、神经外科手术引起的昏迷、肝昏迷及偏瘫及高位截瘫、小儿麻痹后遗症、神经性头痛和腰痛等。
盐酸奥昔布宁片
本品为解痉药,用于无抑制性和返流性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与排尿有关的症状缓解,如尿急、尿频、尿失禁、夜尿和遗尿等。
热淋清颗粒
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的热淋,症见尿频、尿急、尿痛,尿路感染,肾盂肾炎见上述证候者。可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妇科炎症,前列腺炎、肾盂肾炎、妇科炎症、盆腔炎、宫颈炎、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
阿司匹林肠溶片
抑制下述情况时的血小板粘附和聚集 :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血流障碍所至的心脏疼痛) ;急性心肌梗塞 ;预防心肌梗塞复发 ;动脉血管的手术后 ;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主动脉冠状动脉静搭桥术,PTCA) ;预防大脑一过性的血流减少(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已有前驱症状,如面部或手臂肌肉一过性瘫痪或一过性失明)后预防脑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