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肠出血严重吗,怎么治疗
补充说明:肠出血严重吗,怎么治疗
a******W 2022-05-06 18:2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肠出血是否严重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
1、一般治疗
如果患者的肠道黏膜受到细菌感染,可能会出现充血、水肿的情况,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可能会导致肠道黏膜糜烂,从而引起肠出血的现象。如果出血量比较少,并未伴随其他不适症状,此时并不严重。患者可以适当调整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过多刺激性的食物,同时也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的肠道黏膜受到炎症刺激,可能会出现肠道黏膜糜烂、溃疡等症状,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可能会导致肠道黏膜破裂,从而引发肠出血的情况。此时一般是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3、内镜治疗
如果患者的肠道黏膜存在息肉,随着息肉体积的增大,可能会出现破裂的情况,从而导致肠出血。此时可以及时到医院,通过内镜下止血的方式进行处理,通常具有一定的作用。
4、手术治疗
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通过上述治疗无法得到改善,还可以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胃肠外科,通过肠镜手术进行治疗,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5、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可以通过口服中药、针灸等方式进行治疗,可以促进肠道黏膜的修复,改善肠道出血的情况。常用的中药有白及、白蔹、地榆、槐花等,而针灸治疗常用取穴有足三里、中脘、天枢等。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吃辛辣刺激以及生冷寒凉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22-05-07 12:03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肠缺血是指供应肠道血液的血管因某种原因发生阻塞,致使肠道的血液来源减少或丧失,不能供肠道的生理活动所需,肠壁发生淤血、水肿或溃疡,严重者还可发生坏死、出血、穿孔和腹膜炎。 缺血性肠病(ischemicboweldisease)是因肠壁缺血、乏氧,最终发生梗死的疾病。本病多见于患动脉硬化,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病变多以结肠脾曲为中心呈节段性发生。造成结肠缺血的直接原因多为肠系膜动、静脉,特别是肠系膜上动脉因粥样硬化或血栓形成引起的血管闭塞及狭窄。心力衰竭、休克引起血压降低,肠局部供血不足也可成为发病原因。
症状起因:血管病变血管本身的病变是引起肠道缺血的主要病理基础。(1)动脉粥样硬化(有15例):血管管腔缩窄,血流不畅引起相应部位血液供应减少。(2)栓塞(有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梗死、心房纤颤、外伤骨折、长期卧床等情况下,因为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口径较大,与腹主动脉呈倾斜夹角,故极易接纳来自心脏的栓子而发生栓塞。其发病率约占急性肠梗塞的50%。(3)全身性血管病变(结节性多动脉炎有1例):也是在局部的表现之一。如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系统疾病时,肠道小动脉受累,致使相应肠管血液供应不良而出现缺血性改变。血液病变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长期口服避孕药、严重感染ICD时及化疗、放疗等情况下,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或栓子而堵塞肠道血管,19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就是因妇科肿瘤进行放射治疗,1.5年后因缺血性结肠炎发生结肠穿孔和肠坏疽,并行部分肠切除、端端吻合术,术后9天再次穿孔致肠瘘,56天后死亡。血流量不足凡能引起内脏血流量下降的原因均可引发肠道缺血,导致缺血性肠炎,如冠心病、心瓣膜病或心律失常所致的心排出量降低,低血压休克时外周血管的灌注不足等,特别是在治疗上述疾病的过程中使用洋地黄类药物,α肾上腺素能激动剂或β受体激动剂等可作为外源性刺激进一步降低肠道血液流量,诱发或加重缺血性肠病的发生,19例患者中6例属于此种情况。其他疾病如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症、肠道血管畸形、肠道及腹部恶性肿瘤、肠梗阻、急性胰腺炎等也可导致缺血性肠病的发生。急性胰腺炎是一临床常见疾病,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20%,血管并发症并不少见,19例患者中有2例属于急性胰腺炎侵及肠道动脉和静脉引起缺血性肠病。
就诊科室:消化、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