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老人肠出血怎么治疗
补充说明:老人肠出血怎么治疗
a******W 2022-05-06 18:2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老人肠出血可采取抗休克治疗、内镜下止血、血管造影栓塞术、结肠切除术、经腹探查术等治疗方法。如果出血量较大或伴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以评估手术治疗的必要性。
1.抗休克治疗
抗休克治疗旨在通过补充血容量、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来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常用药物包括生理盐水、林格氏液等。当患者存在严重低血压或循环衰竭时,应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以防止进一步恶化。
2.内镜下止血
内镜下止血是利用内窥镜直接观察到出血点后进行电凝、激光烧灼或注射硬化剂等处理的方法。在全麻或深度镇静下完成。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且定位明确者效果较好;对小动脉破裂也有一定帮助。
3.血管造影栓塞术
血管造影栓塞术是一种介入放射学技术,在X线监视下将特制导管插入至出血处进行栓塞。通常采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主要用于大血管性活动性出血如肝动脉瘤破裂等情况。
4.结肠切除术
结肠切除术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的大手术,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保留部分直肠。术后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伤口情况。此手术适用于慢性结肠疾病导致反复大量出血而内科治疗无效者。
5.经腹探查术
经腹探查术由外科医师在全身麻醉下进入腹部内部进行检查和可能的修复工作。手术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该手术适合于寻找并确定肠道出血源的情况。
由于老年人体质较弱,易发生并发症,因此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预防感染、心脑血管意外等风险。同时,家属也要给予充分的心理支持和生活照顾,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医疗护理。
2024-02-29 04:02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肠缺血是指供应肠道血液的血管因某种原因发生阻塞,致使肠道的血液来源减少或丧失,不能供肠道的生理活动所需,肠壁发生淤血、水肿或溃疡,严重者还可发生坏死、出血、穿孔和腹膜炎。 缺血性肠病(ischemicboweldisease)是因肠壁缺血、乏氧,最终发生梗死的疾病。本病多见于患动脉硬化,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病变多以结肠脾曲为中心呈节段性发生。造成结肠缺血的直接原因多为肠系膜动、静脉,特别是肠系膜上动脉因粥样硬化或血栓形成引起的血管闭塞及狭窄。心力衰竭、休克引起血压降低,肠局部供血不足也可成为发病原因。
症状起因:血管病变血管本身的病变是引起肠道缺血的主要病理基础。(1)动脉粥样硬化(有15例):血管管腔缩窄,血流不畅引起相应部位血液供应减少。(2)栓塞(有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梗死、心房纤颤、外伤骨折、长期卧床等情况下,因为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口径较大,与腹主动脉呈倾斜夹角,故极易接纳来自心脏的栓子而发生栓塞。其发病率约占急性肠梗塞的50%。(3)全身性血管病变(结节性多动脉炎有1例):也是在局部的表现之一。如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系统疾病时,肠道小动脉受累,致使相应肠管血液供应不良而出现缺血性改变。 血液病变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长期口服避孕药、严重感染ICD时及化疗、放疗等情况下,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或栓子而堵塞肠道血管,19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就是因妇科肿瘤进行放射治疗,1.5年后因缺血性结肠炎发生结肠穿孔和肠坏疽,并行部分肠切除、端端吻合术,术后9天再次穿孔致肠瘘,56天后死亡。 血流量不足凡能引起内脏血流量下降的原因均可引发肠道缺血,导致缺血性肠炎,如冠心病、心瓣膜病或心律失常所致的心排出量降低,低血压休克时外周血管的灌注不足等,特别是在治疗上述疾病的过程中使用洋地黄类药物,α肾上腺素能激动剂或β受体激动剂等可作为外源性刺激进一步降低肠道血液流量,诱发或加重缺血性肠病的发生,19例患者中6例属于此种情况。 其他疾病如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症、肠道血管畸形、肠道及腹部恶性肿瘤、肠梗阻、急性胰腺炎等也可导致缺血性肠病的发生。急性胰腺炎是一临床常见疾病,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20%,血管并发症并不少见,19例患者中有2例属于急性胰腺炎侵及肠道动脉和静脉引起缺血性肠病。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消化、胃肠
抗宫炎片
清湿热,止带下。用于慢性宫颈炎引起的湿热下注,赤白带下,宫颈糜烂,出血等症。
腹膜透析液(乳酸盐-G1.5%)
1.用于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2.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3.用于治疗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4.用于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 5.用于治疗顽固性水肿; 6.用于治疗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布美他尼片
1.水肿性疾病: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肾脏疾病(肾炎、肾病及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尤其是应用其他利尿药效果不佳时,应用本类药物仍可能有效。与其他药物合用治疗急性肺水肿和急性脑水肿等。2.高血压:在高血压的梯度疗法中,不作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首选药物,但当噻嗪类药物疗效不佳,尤其当伴有肾功能不全或出现高血压危象时,本类药物尤为适用。3.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用于各种原因导致肾脏血流灌注不足,例如失水、休克、中毒、麻醉意外以及循环功能不全等,在纠正血容量不足的同时及时应用,可减少急性肾小管坏
西咪替丁片
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等,也用于急性胰腺炎和胰腺囊样纤维变、返流性食管炎、胃泌素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