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胃蛋白酶降低怎么办
补充说明:胃蛋白酶降低怎么办
a******W 2022-05-07 18:21
我要咨询
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胃蛋白酶降低可以通过胃蛋白酶替代疗法、胃黏膜保护剂、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益生菌制剂等治疗措施来缓解症状。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胃蛋白酶替代疗法
通过口服补充外源性胃蛋白酶来弥补体内缺乏的情况。适用于因长期饮食不当导致胃部消化功能减弱、胃酸分泌不足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等不适症状。需注意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遵循推荐剂量以减少不良反应风险。
2.胃黏膜保护剂
这类药物可以附着于受损胃黏膜上形成一层保护层,促进其修复。对于胃蛋白酶水平低伴有胃炎或胃溃疡患者有较好的效果。常见的胃黏膜保护剂包括铝碳酸镁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等。
3.H2受体拮抗剂
H2受体拮抗剂能竞争性地阻断壁细胞上的组胺H2受体,减少胃酸分泌。可用于缓解胃蛋白酶偏低引起的烧心、反流等症状。常用H2受体拮抗剂有雷尼替丁、西咪替丁等。
4.质子泵抑制剂
质子泵抑制剂能够有效地抑制胃壁细胞中负责产生胃酸的氢-钾ATP酶的活性,从而大幅度减少胃酸的分泌。若胃蛋白酶低下是由高胃酸引起的,则可考虑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进行治疗。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包括奥美拉唑肠溶片、兰索拉唑肠溶片等。
5.益生菌制剂
益生菌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改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相关症状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常见益生菌制剂包括乳杆菌、双歧杆菌等。
针对胃蛋白酶偏低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规律进餐,避免暴饮暴食,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同时还要调整饮食结构,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等,有利于减轻对胃黏膜的刺激,也有助于维护胃健康。
2024-03-18 12:04
举报向医生提问
食欲不振是指对食物缺乏需求的欲望。严重的食欲不振称为厌食。 食欲的中枢在下丘脑,其与大脑皮层有广泛的联系。在下丘脑有两个调节摄食的中枢,一个是饱足中枢,在腹内侧核,动物实验,破坏此中枢,出现食欲亢进,食量增加。另一个是嗜食中枢,在腹外侧核,破坏此中枢,动物出现食欲丧失,拒食。这两个中枢相互调节,以控制摄食。
症状起因:引起食欲不振的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9点: 1、过度的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 会引起胃壁供血不足,胃分泌养活,使胃消化功能减弱。 2、饥饱不均: 胃经常处于饥饿状态,久之会造成胃粘膜损伤,引起食欲不振。 3、情绪紧张过度疲劳: 在当今快节奏和竞争的社会中,人们容易引起失眠、焦虑等紧张情绪,导致胃内分泌酸干扰功能失调,引起食欲不振。 4、暴饮暴食使胃过度扩张: 食物停留时间过长,轻则造成粘膜损伤,重则造成胃穿孔。 5、酗酒吸烟: 酒精可损伤舌头上专管味觉的味蕾,酒精也可直接损伤胃粘膜,如果患有溃疡病、慢性胃炎,酗酒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胃和十二指肠穿孔;烟雾对胃粘膜的危害并不小于饮酒,吸烟也会引起慢性胃炎。 6、生冷食物: 经常吃生冷食物,尤其是睡前吃生冷食物易导致胃寒,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7、药物因素: 有些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某些药物长期服用可导致药原性味觉障碍。有时也与环境、心理状态、食品的加工等有一定的关系。 8、睡前饱食: 晚餐过饱,必然使胃肠负担加重,胃液分泌紊乱,易出现食欲下降。另外,还可导致肥胖、睡眠不实、结石、糖尿病等。 9、饱食后运动: 饱食后短时间内剧烈运动会导致胃蠕动增快,继而出现胃痉挛,出现胃部长痛不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有的甚至可能造成胃扭转。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