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反射> 排便反射消失症状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排便反射消失的症状包括便秘、腹胀、腹部不适、直肠充盈感缺失、大便失禁,这些症状可能表明存在肠道或神经问题,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便秘
便秘是指排便频率减少(每周小于3次)和/或排便困难,伴有粪便干结。这种情况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饮食纤维摄入不足、药物副作用、神经系统病变等。当肠道蠕动减弱时,会导致食物残渣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进而形成硬便,导致难以排出。
2.腹胀
腹胀可能是由于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气体积聚,或是因为消化不良、食物不耐受等原因导致的胃肠内容物潴留。腹胀通常发生在上腹部或下腹部,患者可能会感到腹部膨胀或压力增加。
3.腹部不适
腹部不适可能源于肠胃功能紊乱、痉挛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肠道运动减慢,从而影响排便。腹部不适的症状包括疼痛、压迫感或不适感,这些感觉通常位于肚脐周围。
4.直肠充盈感缺失
直肠充盈感缺失是由于神经损伤导致的感觉丧失,使患者无法感知到直肠内的粪便积累,从而失去排便冲动。这种症状主要表现在肛门附近,患者可能不会感到有需要排便的感觉,即使直肠已经充满了粪便。
5.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多因肛门括约肌受损、神经损伤或某些疾病导致肛门控制功能障碍所致。大便失禁表现为无法自主控制排便,可能会出现稀便或固体废物不自主地从肛门流出的情况。
针对排便反射消失症状,可以进行体格检查、直肠指诊以及影像学检查,如X线检查、超声波检查等来评估肠道情况。治疗措施可能包括药物泻剂、益生菌调节剂或中药调理。患者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长时间憋便,以减轻便秘症状;同时,注意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食用易产生气体的食物,如豆类、洋葱等,以减少腹胀的发生。

2024-04-01 10:3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便秘 (大便秘结,大便难)

便秘(senileconstipation)是指排便次数减少,同时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正常人每天排便1~2次或2~3天排便1次,便秘患者每周排便少于2次,并且排便费力,粪质硬结、量少。便秘可见于年轻人,但是老年人更常见,约1/3的老年人可出现便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