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排便感> 没有排便感是怎么回事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没有排便感可能是功能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慢性结肠炎、巨球蛋白血症、糖尿病等疾病的表现,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
1.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通常是因为饮食纤维摄入不足、水分摄入量不够等原因导致大便干硬,从而引起排便困难。可通过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来改善便秘症状。例如可以多吃蔬菜水果如菠菜、苹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
2.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肠道功能紊乱的疾病,患者会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但无器质性病变。这可能与内脏敏感度增高有关。可遵医嘱使用解痉药物缓解不适症状,比如阿托品片、颠茄片等。
3.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结肠炎症反应,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由于炎症刺激会导致肠道蠕动减慢,进而影响粪便排出。针对此病的治疗主要是控制炎症,常用抗生药有美沙拉嗪、奥沙拉秦钠胶囊等。
4.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由于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可能导致自身产生大量IgM抗体,这些抗体可能会干扰正常的消化吸收过程。治疗巨球蛋白血症的方法包括化疗和靶向治疗,其中常用的化疗药物为环磷酰胺、氟达拉滨等;靶向治疗则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靶点的抑制剂进行治疗,如伊布替尼、奥比妥珠单抗等。
5.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会影响神经和肌肉的功能,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受损,进而影响肠道平滑肌的运动,使排便变得困难。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糖分的摄入,同时配合医生的意见服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等以控制血糖水平。
建议定期进行肛门指诊、直肠镜检以及血液学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保持规律的排便习惯,避免长时间憋便,以免加重便秘症状。

2024-03-18 10:4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便秘 (大便秘结,大便难)

便秘(senileconstipation)是指排便次数减少,同时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正常人每天排便1~2次或2~3天排便1次,便秘患者每周排便少于2次,并且排便费力,粪质硬结、量少。便秘可见于年轻人,但是老年人更常见,约1/3的老年人可出现便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推荐医生更多

常新庭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胃肠科

段丽平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向建 主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张金敏 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王敏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施瑞华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