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 新生儿脑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新生儿脑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可采取颅内压增高、脑水肿、抗惊厥治疗、脑室穿刺引流、脑脊液置换治疗。
1.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时,通过降低颅内压力来缓解对脑组织的压力。常用药物包括、甘露醇。 用于急性期颅内高压引起头痛、呕吐等症状的情况。
2.脑水肿
脑水肿是由于脑组织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导致的肿胀,使用皮质类固醇如可以减轻炎症反应。 适用于预防和治疗脑水肿以减少神经功能损害。
3.抗惊厥治疗
抗惊厥药如可稳定细胞膜电位,防止异常放电扩散,从而控制癫痫发作。 用于预防和治疗由脑出血引起的继发性癫痫发作。
4.脑室穿刺引流
脑室穿刺引流通过将积聚在脑室内的液体移除来降低颅内压力,并减少脑实质受压迫的程度。 用于缓解颅内高压症状及促进血肿吸收。
5.脑脊液置换
脑脊液置换通过移除含有炎性因子和致痛物质的陈旧脑脊液,再灌注新鲜无菌脑脊液来达到治疗目的。 适用于缓解因脑出血引起的脑水肿和颅内高压症状。
针对新生儿脑蛛网膜下腔出血,应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定期复查头颅超声或CT检查,以评估病情变化。必要时需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24-03-02 14:3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由脑底或脑表部位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