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儿童抽搐> 小儿抽搐> 引起小儿抽搐的原因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引起小儿抽搐的原因可能有维生素B6缺乏、热性惊厥、癫痫、脑炎、颅内出血等,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进行准确诊断和治疗。
1.维生素B6缺乏
维生素B6是合成神经递质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所必需的辅因子,其缺乏导致神经传递功能障碍,进而影响大脑正常活动。这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紊乱,出现痉挛、震颤等症状。补充维生素B6是治疗维生素B6缺乏症的主要方法,对于由维生素B6缺乏引起的抽搐有较好的效果。
2.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是指婴幼儿在高烧状态下发生的一种急性脑功能障碍,由于体温急剧上升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放电所致。高温下,神经细胞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当供氧不足时,会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从而引起抽搐。降温处理是缓解热性惊厥的关键措施,可通过物理降温如用湿毛巾敷额头或使用退热药物进行治疗。
3.癫痫
癫痫是一种慢性脑部疾病,由于遗传因素或脑损伤等原因导致神经元过度兴奋而反复发作。这些异常放电的神经元可能会突然触发大量神经冲动,导致肌肉收缩和抽搐。抗癫痫药物是主要治疗方法,例如钠注射液、卡马西平片等,可以抑制神经元的异常放电,减轻或预防抽搐的发生。
4.脑炎
脑炎是由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侵入大脑实质引起的炎症反应,炎症刺激可导致局部水肿、压迫周围组织,诱发抽搐。脑炎通常需要针对特定病原体的抗感染治疗,如抗病毒药阿昔洛韦胶囊、更昔洛韦注射液等,以及对症支持疗法,以控制病情进展。
5.颅内出血
颅内出血指颅内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脑实质内部,压力增高刺激脑膜,使神经元异常放电,表现为抽搐。颅内出血需紧急就医,采用降颅压治疗,如注射液、甘露醇注射液等,同时配合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等,以防止进一步出血并降低颅内压力。
建议关注患儿的心理健康,避免因长期患病带来的心理负担。必要时,应定期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头颅MRI、脑电图等相关检查,监测病情变化。

2024-03-09 20:0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惊风 (惊厥)

惊厥(ConVulsion)是小儿常见的急诊,尤多见于婴幼儿。由于多种原因使脑神经功能紊乱所致。表现为突然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小儿惊厥的发病率很高,据统计6岁以下小儿惊厥的发生率约为成人的10~15倍,约5~6%的小儿曾有过一次或多次惊厥。其原因为:婴幼儿大脑皮层发育未臻完善,因而分析鉴别及抑制功能较差;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绝缘和保护作用差,受刺激后,兴奋冲动易于泛化;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而致惊厥;血脑屏障功能差,各种毒素容易透入脑组织;某些特殊疾病如产伤、脑发育缺陷和先天性代谢异常等较常见,这些都是造成婴幼儿期惊厥发生率高的原因。惊厥频繁发作或持续状态危及生命或可使患儿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和健康。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