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牵涉痛的临床意义判断病因
补充说明:牵涉痛的临床意义判断病因
a******W 2022-05-07 18:2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牵涉痛的临床意义判断病因可能包括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胰腺炎和胆囊炎等,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胃炎
胃炎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胃黏膜炎症反应,当病变位于幽门附近时,会导致胃内容物逆流至食管,引起上腹部疼痛和不适。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药物进行治疗。
2.胃溃疡
胃溃疡是由于胃黏膜防御因素减弱或攻击因素增强所致,当胃酸分泌过多或胃黏膜屏障受损时,会引起胃部灼热感和饥饿样不适。针对胃溃疡,可遵医嘱服用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抑制胃酸分泌。
3.十二指肠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与胃液分泌增多有关,当胃酸对十二指肠黏膜造成侵蚀时,会导致剑突下持续性疼痛,进食后缓解。患者可以按医嘱口服硫糖铝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等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进行治疗。
4.胰腺炎
胰腺炎由多种因素导致胰酶异常激活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所致,当炎症累及腹膜后神经丛时,会出现放射性疼痛,且疼痛可能向背部放射。轻度急性胰腺炎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等方式保守治疗,重症则需及时手术干预,以免病情加重。
5.胆囊炎
胆囊炎多由胆汁淤积引起的化学刺激诱发感染所致,当炎症波及邻近器官时,会引起右上腹绞痛并向右侧肩背放射。对于慢性胆囊炎患者,可考虑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经内镜逆行性胆管造影术等介入治疗。
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如有必要还可进行超声心动图、胃镜检查等。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调整,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酒精和辛辣食物的摄入。
2024-03-23 22:46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牵涉痛是疼痛的一种类型,表现为病人感到身体体表某处有明显痛感,而该处并无实际损伤。这是由于有病变的内脏的神经纤维与体表某处的神经纤维会合于同一脊髓段,来自内脏的传入神经纤维除经脊髓上达大脑皮质,反应内脏疼痛外,还会影响同一脊髓段的体表神经纤维,传导和扩散到相应的体表部位,而引起疼痛。
症状起因:①会聚投射学说,此学说是由Ruch在1947年提出的,依据这个理论牵涉痛的产生是由于皮肤和内脏伤害感受性传入在脊髓及脊髓以上水平会聚的结果,大脑皮层的感觉分辨区对内脏疼痛的空间不能精确定位,但擅长于对体表的分辨,因此内脏痛冲动的中枢投射往往同时反应在体表区。神经元在脊髓、丘脑、皮质等部位汇聚是该学说的基础。②会聚易化学说,此学说认为,皮肤和内脏伤害感受性传入在脊髓会聚,内脏疼痛性输入在脊髓产生一个“激动灶”,易化正常来自躯体结构的信息,从而产生牵涉痛。内脏器官炎症时可导致脊髓背角神经元的中枢敏化,此时内脏和躯体输入信号出现易化,这一过程与刺激躯体时的中枢敏化机理是相拟的,可能在牵涉区痛觉过敏现象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认为牵涉痛的发生与这两种机制都有关。
就诊科室: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