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上肢肌肉颤动是怎么回事
补充说明:上肢肌肉颤动是怎么回事
a******W 2022-05-07 18:2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上肢肌肉颤动可能是由肌炎、神经源性肌萎缩、周期性四肢运动障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多发性肌炎等疾病因素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准确诊断并接受适当治疗。
1.肌炎
肌炎是一种以骨骼肌纤维炎症为主要特征的结缔组织病,可导致肌肉出现疼痛、无力和痉挛。炎症反应引起局部水肿压迫周围神经根,进而诱发上肢肌肉颤动。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治疗,如吲哚美辛、布洛芬等。
2.神经源性肌萎缩
神经源性肌萎缩由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由于神经传导异常导致肌肉收缩不协调而产生震颤。此外,还可能伴随肌肉无力、萎缩等症状。针对此病症,物理疗法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功能性锻炼和平衡训练,有助于改善症状并预防进一步恶化。
3.周期性四肢运动障碍
周期性四肢运动障碍是一种睡眠障碍,其特点是反复出现的无意识肢体抽搐,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短暂的上肢肌肉颤动。这种抽搐通常发生在夜间,但有时也会在清醒时发生。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氯硝西泮片、阿立哌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高代谢综合征,会导致全身各系统的兴奋性增高,从而引起上肢肌肉颤动的症状。甲亢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来控制甲状腺激素水平,常用药物有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
5.多发性肌炎
多发性肌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健康的肌肉细胞时,就会导致这些细胞受损或死亡,进而引发上肢肌肉颤动的现象。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皮质类固醇进行治疗,如、氢化可的松等。
建议定期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以及血液中的肌酶谱检测,以便监测病情变化。对于以上提及的所有疾病,都应遵循医嘱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2024-01-26 13:37
举报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1.健康正常人的肌肉应急反应。 2.多由缺钙引起。 (1)儿童 当孩子出现下面一些症状时,就应诊断为缺钙:不易入睡、不易进入深睡状态,入睡后爱啼哭、易惊醒,入睡后多汗;阵发性腹痛、腹泻,抽筋,胸骨疼痛,“X’型腿、“O”型腿,鸡胸,指甲灰白或有白痕;厌食、偏食;白天烦躁、坐立不安;智力发育迟、说话晚;学步晚,13个月后才开始学步;出牙晚,10个月后才出牙,牙齿排列稀疏、不整齐、不紧密,牙齿呈黑尖形或锯齿形;头发稀疏;健康状况不好,容易感冒等。 (2)青少年 青少年缺钙会感到明显的生长疼,腿软、抽筋,体育课成绩不佳;乏力、烦躁、精力不集中,容易疲倦;偏食、厌食;蛀牙、牙齿发育不良;易过敏、易感冒等。 (3)青壮年 一般情况下,青壮年都有繁重的生活压力,紧张的生活节奏往往使他们疏忽了身体上的一些不适,加之该年龄段缺钙又没有典型的症状,所以很容易掩盖病情。当有经常性的倦怠、乏力、抽筋、腰酸背疼、易过敏、易感冒等症状时,就应怀疑是否缺钙。 (4)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处于非常时期的妇女,缺钙现象较为普遍。不过,随着优生优育知识的普及,人们对此期缺钙的症状较为熟悉。当她们感觉到牙齿松动;四肢无力、经常抽筋、麻木;腰酸背疼、关节疼、风湿疼;头晕,并罹患贫血、产前高血压综合征、水肿及乳汁分泌不足时,就应诊断为缺钙。 (5)老年人 成年以后,人体就慢慢进入了负钙平衡期,即钙质的吸收减少、排泄加大。老年人大多是因为钙的流失而造成缺钙现象。他们自我诊断的症状有老年性皮肤病痒;脚后跟疼,腰椎、颈椎疼痛;牙齿松动、脱落;明显的驼背、身高降低;食欲减退、消化道溃疡、便秘;多梦、失眠、烦躁、易怒等。 3.慢性肾功能衰竭 由于有氮代谢产物的滞留、水与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导致肌肉颤动或抽搐。 4.其他,如劳累过度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神经
结合雌激素乳膏
结合雌激素阴道乳膏用于治疗萎缩性阴道炎,外阴干燥,
左甲状腺素钠片
1、治疗非毒性的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正常);2、甲状腺肿切除术后,预防甲状腺肿复发;3、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替代治疗;4、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功能亢进症的辅助治疗;5、甲状腺癌术后的抑制治疗;6、甲状腺抑制试验。
甲泼尼龙片
1.风湿性疾病:作为短期使用的辅助药物(帮助患者渡过急性期或危重期),用于:创伤后骨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包括青少年类风湿性关节炎(个别患者可能需要低剂量维持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引发的滑膜炎;急性或亚急性滑囊炎;急性非特异性踺鞘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踝炎。2.胶原疾病:用于下列疾病危重期或维持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狼疮性肾炎);全身性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急性风湿性心肌炎;风湿性多肌痛;巨细胞关节。3.皮肤疾病:天疱疮;大疱疱疹性皮炎;剥脱性皮炎;蕈样真菌病;严重的银屑病;严重
醋酸泼尼松片
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适用于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严重的支气管哮喘,皮肌炎,血管炎等过敏性疾病,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以及适用于其他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病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