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风湿免疫科> 类风湿关节炎> 如何健康减肥50斤?

精选回答(1)

黄金建 金建健康服务中心原<康健营养工作室>

擅长:营养学科

提问

建议你赶快用营养学来调理.调好身体自然就不会再胖.不然这样下去使你的身体更坏.下面给你了解你这病在医学上是怎么说的:

 Still病是1897年英国Still首先报告的被称为“全身性的儿童类风湿关节炎”
,后人称为斯蒂尔病,直到1971年后才有人发现成人中也有斯蒂尔病。本病是以
高热、皮疹、关节症状和血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四项为主征的一种甚常见
的风湿性疾病。从临床表现看,酷似败血症,瑞士Wissler等曾称其为“变应性
亚败血症”。
  ■病因和发病机制
  Still病的病因尚未被完全阐明,研究认为其与遗传因素和外部因素有关。
现普遍公认各种病原微生物甚至一些疫苗都可成为抗原而致本病,临床已确实见
到部分患者血中抗链球菌溶血O抗体(ASO)效价增高。患者病变组织内不存在病
原微生物,抗生素治疗无效而激素治疗有效,也证明其发病机制属自身免疫异常。
  ■临床特点及表现
  高热高热和超高热是该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热型多为间歇热、弛张热
和不规则热,双峰热也不少见。一般发热时间短暂,即使不作处理在数小时内体
温亦可降至正常。中毒症状不显著和热退后宛如常人,为与败血症明显不同之处。
  皮疹皮疹阳性率高达75%~92%。皮疹常呈多形性与一过性,多在高热时出
现,为红斑或斑丘疹,多散在分布,也可融合。
  肌肉、关节疼痛或关节炎关节疼痛和(或)肌肉痛较多见,阳性率可达75%
或更高;关节炎少见,不到30%,常随体温升降而波动。
  血液系统异常白细胞数一般为10~30×109/升,最高可达80×109/升者,中
性粒细胞比例一般均高于0.80,可见核左移现象,有呈类白血病反应者。本病常
有贫血、血沉增快(>50毫米/小时),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增高,
血浆白蛋白常低于正常,而血细胞培养、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等均阴性。
  ■其他如咽痛,肝、脾和淋巴结肿大等。
  诊断标准及鉴别Still病目前尚无特异的病理学和实验室诊断指标,只能根
据有否典型的临床症状来作出诊断。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诊断标准为日本斯蒂
尔病委员会诊断标准(1992年制订)。其主要诊断条件为以下四项:(1)发热
超过39℃并持续1周以上;(2)关节痛持续两周以上;(3)典型皮疹;(4)白
细胞增高超过10×109/升(包括中性粒细胞需超过0.80)。其次要诊断条件为:
(1)咽痛;(2)淋巴结和(或)脾肿大;(3)肝功能异常;(4)类风湿因子
和抗核抗体阴性。需排除以下疾病:(1)感染性疾病(尤其是败血症和传染性
单核细胞增多症);(2)恶性肿瘤(尤其是恶性淋巴瘤和白血病);(3)其他
风湿性疾病(尤其是多动脉炎和伴发关节外征象的风湿性血管炎)。凡具备以上
主、次诊断条件至少5项(但其中必须至少有两条主要诊断条件)而又能除外上
述3类疾病者,即可确诊。
  ■治疗及预后
  目前对Still病尚缺乏很理想而又很成熟的治疗方案,本病治疗后复发率仍
可达60%~70%。现通行的治疗原则为:(1)若没有侵及内脏而仅有皮肤、黏
膜、肌肉、关节受损,可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来控制,如吲哚美辛150毫克/日~
250毫克/日;也可用0.75毫克/(千克·日)~1毫克/(千克·日),初
时可先用相当剂量的静滴,等体温下降则改用甲泼尼龙或口服。
(2)对已有内脏损害的重型患者,应用较大剂量的激素和尽早使用免疫抑制药。
若用则以1.0毫克/(千克·日)~2.0毫克/(千克·日)为宜,可使皮疹、
关节痛及增高的白细胞、血沉在3~4周内转为正常。治疗有效后激素应逐渐减量,
一般为每两周减5毫克,减到最小剂量(一般为10~15毫克/日)后
维持用药1~3年,以期降低复发率。尽早使用免疫抑制药,不仅可加强激素疗效,
且可方便激素减量和防止复发。(3)有严重内脏损害及心、肺、肝、肾和(或
)脑功能衰竭的极重型患者,应该用甲波尼龙1克/日、连续3日的静脉冲击疗法。
  Still病预后大多良好,少数病例可因心、肺、肝、肾、脑的功能衰竭、DIC
及继发感染等死亡。亦有报道称其可演变成淀粉样变性及关节强直、畸形,也可
演变成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病,
故仍应引起重视。

2010-02-02 12:5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成人still病 (亚败血症,变应性亚败血症)

成人still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弛张热、一过性多形性皮疹,关节炎或关节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周围血白细胞增高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称为成人Still病。既往命名为亚败血症、变应性亚败血症。本病多见于年轻人,18—25岁,男女罹患率基本相等。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