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肾内科> 急性肾衰竭> 急性肾衰竭

精选回答(1)

刘业生 主治医师 黑龙江省铁力市桃山康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擅长: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治疗高血压病、冠心病、胃炎、胃溃疡、脑血栓等,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等。前列腺炎阳痿早泄等的治疗。

提问

(1)供给优质蛋白质:急性肾衰少尿期的病人食欲较差,很难满足高热量的要求。如病情较轻时,热量供给应以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为主,可采用水果、麦淀粉面条、麦片、饼干或其他麦淀粉点心,加少量米汤或稀粥,要减少蛋白质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摄入,减轻肾脏负担,防止氮质滞留加重。蛋白质要尽量给予动物性蛋白,以高生物价低蛋白为原则,根据尿素氮的情况来确定每日供给蛋白质的量。可适量采用瘦肉类,鱼、鸡、虾等动物蛋白质交替使用,以调节病人的口味。
(2)限制水的摄入:少尿期时,要严格限制各种水分的摄入,以防止体液过多而引起急性肺水肿或稀释性低钠血症。食物的含水量要加以计算,如1克蛋白质生水0.43毫升,1克脂肪生水1.07毫升,1克碳水化合物生水0.55毫升。要记录饮水量和尿量,根据体液排出量来决定每日的摄入量,一般情况下,要遵照医生的嘱咐饮水。   
(3)供给低盐低钠饮食:少尿期时,多伴有浮肿,要根据血钠的测定分别采用低盐、无盐或低钠的饮食。
(4)高血钾时,要减少饮食中的含钾量,避免含钾的食物,以免外源性钾增多而加重高钾血症。含钾高的食物可以通过冷冻,加水浸泡或弃去汤汁以减少钾的含量。
(5)如在短期内可以好转者,应给予低蛋白饮食,胃肠道反应剧烈者,短期内可给予静脉补液,要以葡萄糖为主。
(6)多尿期时,尿量增多,血尿素氮下降,食欲日渐好转,适当增加营养可以加速机体修复。多尿期时应注意补充水和电解质,每日饮水1000毫升左右,静脉补液时,再加上前一天的尿量计算。要注意给予维生素制剂。
7)恢复期时,血肌酐和血尿素氮逐渐下降,而膳食中的蛋白质可以逐步提高,必要时可给予氨基酸注射液。氨基酸注射液中含有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缬氨酸、精氨酸、组氨酸等,值得注意的是支链氨基酸应占必需氨基酸的40%~50%,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肌肉蛋白的合成。
(8)急性肾衰时忌用刺激性食品,如酒、咖啡、辣椒等。
以上急性肾衰竭注意事项需要患者以及家属告诉重视,此外还要注意卧床休息,舒畅情绪,保持精神愉快。一旦有诱发急性肾衰竭的原发病发生,应及早进行相应的早期治疗,急性肾衰竭患者必须住院治疗,这些因素的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急性肾衰竭的预后情况。

附急性肾衰竭不同阶段的食谱:
急性肾衰竭——急性少尿期食谱:
葡萄糖50克,蔗糖50克溶于800毫升开水中,加少量酸梅精调味,全日分8次口服,每2小时口服100毫升,全日可供热能400千卡,入液量800毫升。

2010-02-04 06:2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急性肾衰竭 (急肾衰)

急性肾衰竭发病原因复杂,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病因分类目前尚无完美的分类方法,根据习惯分肾前性、肾性、肾后性急性肾衰竭。

  • 症状起因:一、病 因 (一)肾前性急性肾衰竭 l.急性血容量不足 (1)消化道失液:如呕吐、腹泻。 (2)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大量出血引起的休克和血容量不足,有时两者共存,肾严重灌注不足,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变性及坏死,是常见急性肾衰竭的原因。 (3)皮肤大量失液:见于中暑及大量出汗未及时补充血容量。 (4)第三间隙失液:如大面积烧伤,腹膜炎,坏死性胰腺炎,大量液体进人第三间隙引起严重血容量不足,导致肾衰竭。 (5)过度利尿:利尿可引起失水、失盐。 2.心血管疾病 由于心排血量严重不足,肾灌注不足见于: (1)充血性心力衰竭。 (2)急性心肌梗死:尤其合并心源性休克或严重心律失常更易合并急性肾衰竭。 (3)心包填塞:此时体循环淤血,严重影响心排血量。 (4)肾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 (5)大面积肺梗死。 (6)严重心律失常。 3.末梢血管扩张或感染中毒 此时有效循环血量重新分布,见于血压降低过快过猛或感染中毒性休克。 4.肾血管阻力增加 见于大手术后及麻醉时;肝肾综合征;前列腺素抑制剂引起前列腺素分泌减少如阿司匹林、吲跺美辛及布洛芬等。 (二)肾性急性肾衰竭 系指原发病就在肾脏本身,分五大类: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小球肾炎及肾小球疾病、急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实质坏死及肾血管病变。 1.急性肾小管坏死 见于各种休克,急性溶血综合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2.急性肾毒性物质 (1)抗生素:如两性霉素B,多黏菌素,氨基类抗生素,妥布霉素,头孢噻啶等。 (2)造影剂:包括各种含碘造影剂。 (3)重金属盐类:如汞、锅、铅、铀、铆、金、铂、铬、锤、砷、磷等。 (4)工业毒物:如氰化物、甲醇、酚、苯、氯 仿、四氯化碳、甘油、杀虫剂、除草剂等。 (5)生物毒:如蛇毒、蜂毒、斑螫毒、鱼胆、毒等。 (6)其他:环孢素A,大剂量静点甘露醇等。 3.肾小球疾病 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急进性肾炎、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血清病等 4.急性问质性肾炎 是一组引起肾间质损害的疾病,病因非常复杂,常见的如肾脏感染性疾病,肾脏毒性物质、X线长时间照射及各种药物中毒引起肾间质损害。 5.肾血管性疾患 如肾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腹主动脉瘤,肾静脉血栓形成等。 (三)肾后性急性肾衰竭: 是指肾水平面以下尿路梗阻或排尿功能障碍。 1.输尿管结石:双侧输尿管结石或一侧结石对侧反射性痉挛。 2.尿道梗阻:见于结石、狭窄、后尿道瓣膜。 3.膀胱颈梗阻。 4.个前列腺增生肥大和癌。 5.膀联肿瘤或膀胱内有较大的积血块等。 6.妇科疾患:盆腔肿瘤压迫输尿管、膀胱。尿道等。 7.神经源性膀胱:是糖尿病常见的合并症,严重低血钾,神经节阻滞剂等都可引起排尿障碍,进而引起急性肾衰竭。 二、机 理 确切机理不清楚,有以下观点供参考: 1.肾血管收缩 动物实验表明由于血容量不足、休克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肾衰竭的早期,肾血管是收缩状态,此时用解除血管痉挛 药物,疗效较好。在休克的早期,心排血量下降,机体首先保证心、脑供血,周围血管收缩,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肾衰竭。引起肾血管收缩的主要因素如下: (1)创伤、失血、烧伤、休克时分布在人球小动脉上的交感神经兴奋。 (2)伦伤、失血、休克时机体产生的防卫能力之一为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血管收缩。 (3)体内组织损伤后产生大量变性蛋白质和多肽类,这些物质引起肾血管收缩。 (4)人为的因素:休克或大失血时应用血管收缩药物。 2.肾内动静脉短路 在正常情况下肾脏的血流93%供应肾皮质,7%供肾髓质。在肾缺血时肾脏血流重新分配,主要转供肾髓质,使肾小管肾小球功能丧失。 3.肾小管坏死 任何原因引起的急性肾衰竭,都是通过肾血流量急剧减少,肾小球滤过率极度降低,此时肾小管变性、坏死,正常的肾小球滤过液经受损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返漏至肾间质;肾小管损害管腔内的脱落细胞及其碎片。蛋白质和色素不但可形成管型且可堵塞肾小管;肾间质水肿压力增高使肾小管塌陷,致使患者少尿或无尿。 4.DIC 晚期急性肾衰竭往往合并血管内弥漫性凝血一DIC,进一步加重肾小球肾小管损害,是晚期死亡的常见原因。

  • 可能疾病: 砷化氢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巩膜炎 肌病肾病性代谢综合征 药物相关性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韦格纳肉芽肿性巩膜炎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泌尿、肾

推荐医生更多

夏群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