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食管良性肿瘤的症状是什么样的
补充说明:食管良性肿瘤的症状是什么样的
a******W 2022-05-09 18:50
食管良性肿瘤 吞咽困难 胸骨后疼痛 反流性食管炎 上腹部不适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食管良性肿瘤可能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反流性食管炎症状、上腹部不适、吞咽时呕吐等症状,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1.吞咽困难
当食管良性肿瘤增大压迫或侵犯周围组织结构时,会导致食物通过受阻,进而引发吞咽困难。此症状通常发生在咽喉部和食管中下段,患者可能感到食物卡在喉咙处难以咽下。
2.胸骨后疼痛
由于食管良性肿瘤刺激局部黏膜,导致炎症反应和神经反射增强,从而引起胸骨后疼痛。这种疼痛一般位于胸骨后方,有时可放射至肩背或颈部,深呼吸、咳嗽或吞咽时加剧。
3.反流性食管炎症状
食管良性肿瘤的存在可能导致贲门括约肌功能障碍,造成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引发反流性食管炎。此时会出现烧心、嗳气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发生于胸骨后上方,可能伴有酸味回流或胸部灼热感。
4.上腹部不适
当食管良性肿瘤向上方生长时,会压迫到膈肌以及临近器官,导致出现上腹部不适的情况。上述症状多表现为钝痛、胀满等感觉,位置不固定且持续时间长短不一。
5.吞咽时呕吐
如果食管良性肿瘤较大或者位置特殊,在吞咽过程中可能会刺激到呕吐中枢,引发呕吐反应。这种情况通常会在进食后立即发生,呕吐物可能包含刚吃下的食物或消化液。
针对食管良性肿瘤的症状,建议进行电子胃镜、X线钡餐造影等检查以评估食管情况。治疗措施可能包括内镜下切除术或经口内窥镜下切除术。患者应避免食用过硬、过粗纤维的食物,如坚果、芹菜等,以免加重吞咽困难的症状。
2024-04-24 17:00
举报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病因分类(一)口、咽和喉疾病1、口炎、外伤。2、咽、喉疾病:①扁桃体周围脓肿;②咽后壁脓肿;③咽、喉结核;④咽、喉白喉。(二)食管疾病1、食管炎:①非特异性食管炎;②消化性食管炎、消化性食管溃汤。2、食管癌。3、食管良性肿瘤。4、食管“良性”狭窄。5、食管憩室炎。6、食管结核。7、Barrett食管。8、食管裂孔疝。9、食管内异物。10、食管黍膜下脓肿。11、食管先天性疾病:①食管蹼;②先天性食管闭锁;③先天性食管狭窄;④先天性信管过短;⑤先天性食管扩张。12、食管受压:①纵隔疾病;②心血管疾病;③甲状腺肿大。(三)神经、肌肉疾病或功能失常1、神经、肌肉器质性疾病①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疾病;②肌肉疾病;③结缔组织疾病;④全身性感染和中毒。2、神经、肌肉功能失常①贲门痉挛;②缺铁性吞咽困难;③弥漫性食管痉挛;④精神性贲门失弛缓症。机理正常吞咽动作包括口咽、食管上扩约肌、食管本身和食管下括约肌等四个阶段,其中某一个阶段发生障碍时,均可引起吞咽困难。1、口咽阶段吞咽动作的起始阶段,食物通过口咽部,正常情况下仅历时一秒种左右,涉及口咽肌的随意运动。当口咽部有炎症或创伤等病伤时,患者可因疼痛不敢吞咽。当面肌(Ⅶ脑神经)。舌肌(Ⅶ脑神经)腭弓和咽缩肌(Ⅸ、Ⅹ脑神经)麻痹时均影响吞咽动作,后组颅神经(Ⅸ、Ⅹ、Ⅶ)脑神经)损害引起廷髓麻痹出现吞咽困难。2、食管上扩约肌阶段每次吞咽动作开始后,食管上扩约肌即行松弛,然后出现食管蠕动,食团顺利通过。当支配该部的迷走神经、吞咽神经失常时可引起食管上括约肌功能失常,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3、食管本身阶段食管本身吞咽困难的原因,主要是食管腔内机械性梗阻或闭塞,如食管癌、食管良性狭窄等;食管壁外来性压迫,如胸内甲状腺肿大、主动脉瘤等;食管蠕坳减弱、食管蠕动减弱、消失或异常,如弥漫性食管痉挛、皮肌炎、硬皮病等。均可引起吞咽困难。4、食管下括约肌阶段食管下括约肌引起吞咽困难主要机理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失弛缓,多见于贲门痉挛;也见于食管下端机械性梗阻,如食管下段癌、贲门癌、食管良性狭窄等。
就诊科室:耳鼻喉
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应激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综合征(胃泌素瘤)。
食道平散
食道癌、贲门癌、胃癌、贲门痉挛、食道狭窄梗阻、食道炎和各种咽喉炎等。主要用于中、晚期食道癌引起的食道不适、吞咽困难、滴水不下、噎嗝、反涎及各种食道疾患,也可用于放疗,化疗的配合治疗及正常人食道和胃肠道的癌变防治。
深呼吸训练器
暂无数据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1.高血压 本品适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可单独应用或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 2.冠心病(CAD) 2.1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2.2本品适用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对症治疗。可单独应用或与其他抗心绞痛药物联合应用。 2.3血管痉挛性心绞痛(Prinzmetal's或变异型心绞痛) 2.4本品适用于确诊或可疑的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的治疗。可单独应用也可与其他抗心绞痛药物联合应用。 2.5经血管造影证实的冠心病 2.6经血管造影证实为冠心病,但射血分数40%且无心衰的患者,本品可减少因心绞痛住院的风险以及降低冠状动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