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症状
补充说明: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症状
a******W 2022-05-09 19:1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症状包括皮肤黏膜出血点、瘀斑、血尿、呕血和颅内出血,这些症状可能提示凝血功能异常,需紧急就医。
1.皮肤黏膜出血点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由于遗传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此时凝血系统被过度激活,形成微小血栓的同时也消耗了凝血因子。当血液凝固异常时,会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红细胞外渗,从而出现皮肤黏膜出血点。出血通常首先出现在皮肤表面,但也可能涉及口腔和鼻腔等部位。
2.瘀斑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后,凝血因子减少,使纤维蛋白原降解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后者又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导致止血功能下降,进而形成瘀斑。瘀斑通常出现在受压或受伤部位,如臀部、足跟等。
3.血尿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会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广泛纤维素性坏死,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血尿的发生。血尿可能表现为尿液颜色改变,严重时可能出现肉眼可见的红色尿液。
4.呕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导致胃肠道黏膜下动静脉短路开放,使得大量血液不经肠黏膜毛细血管而经由动静脉短路进入肠壁淋巴管,当压力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破裂出血,血液经呕吐动作从口中排出即为呕血。呕血通常突然发生,可能伴有恶心和腹部不适。
5.颅内出血
颅内出血是指脑实质内的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脑室或蛛网膜下隙,颅内高压刺激脑膜中动脉丛,使其收缩加强,进一步加剧颅内高压状态,形成恶性循环,加重颅内出血。颅内出血可能导致头痛、呕吐、意识丧失甚至死亡。
针对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症状,可以进行血常规、DIC全套、D-二聚体检测等实验室检查以及颅脑超声波检查来评估病情。治疗措施包括补充凝血因子、输注血小板以及使用抗纤溶药物,必要时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新生儿护理应重点关注预防感染,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操作,并监测任何异常出血迹象。
2024-03-04 23:57
举报向医生提问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由多种病因所引起、发生于许多疾病过程中的一种获得性出血综合征。其特点是机体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凝血系统被激活,凝血过程加速,微循环内发生纤维蛋白沉积和血小板凝集,导致血管内广泛微血栓形成,由于凝血因子被消耗,发生广泛出血。由于广泛形成微循环内微血栓,导致组织缺血、缺氧,影响重要脏器功能,以至发生器质性变化。新生儿由于易患严重疾病,DIC的发生率较高。临床主要表现广泛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血压下降、休克及栓塞症状。
多发人群:新生儿
临床检查:凝血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时间 复钙时间 复钙交叉试验(CRT,PRT) 血清α1抗胰蛋白酶测定(α1-AT )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黄葵胶囊
清利湿热,解毒消肿。用于慢性肾炎之湿热症,症见:浮肿、腰痛,蛋白尿、血尿、舌苔黄腻等。
氨甲环酸片
本品主要用于急性或慢性、局限性或全身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致的各种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所致的继发性高纤溶状态,在未肝素化前,慎用本品。本品尚适用于:①前列腺、尿道、肺、脑、子宫、肾上腺、甲状腺、肝等富有纤溶酶原激活物脏器的外伤或手术出血;②用作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链激酶及尿激酶的拮抗物; ③人工流产、胎盘早期剥落、死胎和羊水栓塞引起的纤溶性出血;④局部纤溶性增高的月经过多,眼前房出血及严重鼻出血;⑤用于防止或减轻因子VIII或因子IX缺乏的血友病患者拔牙或口腔手术后的出血; ⑥中枢动脉
肝素钠注射液
用于防治血栓形成或栓塞性疾病(如心肌梗塞、血栓性静脉炎、肺栓塞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也用于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导管术、微血管手术等操作中及某些血液标本或器械的抗凝处理。
尼妥珠单抗注射液
本品与放疗联合适用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阳性表达的Ⅲ/Ⅳ期鼻咽癌。使用本品前,患者应先确认其肿瘤细胞EGFR表达水平,EGFR中、高表达的患者推荐使用本品。检验操作应由熟练掌握EGFR检测试剂盒检测技术的实验室完成。检验中的某些失误,如使用较差的组织样本、未能严格遵从操作规程、使用不当的对照等均可能导致不可靠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