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营养性贫血> 怎么判断营养性贫血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判断营养性贫血的方法一般包括病史、临床症状、血常规检查、骨髓象检查、铁代谢检查等。

1、病史

营养性贫血是由于营养不足引起的,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存在挑食、偏食等不良的饮食习惯,或者是存在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胃肠道疾病,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营养物质吸收不足,从而诱发营养性贫血。

2、临床症状

营养性贫血患者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身体乏力、头晕、心慌等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可能是患有营养性贫血。

3、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是判断营养性贫血的一种重要指标,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观察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数量,能够判断是否存在贫血的情况。如果患者存在贫血的情况,会出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等指标下降的情况。

4、骨髓象检查

骨髓象检查是诊断营养性贫血的重要检查手段,通过骨髓象检查,可以观察骨髓中的造血细胞是否出现增生,如果存在增生的情况,可能是营养性贫血。

5、铁代谢检查

铁代谢检查是通过抽血化验,检查血液中铁的含量,如果血液中铁的含量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是患有营养性贫血。

如果患者存在营养性贫血,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琥珀酸亚铁片、叶酸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可以适当进食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猪肝、猪血等。

2022-05-10 08:3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慢性胃炎 (慢性肠胃炎,慢性胃黏膜炎,胃络痛)

慢性胃炎(chronicgestritis)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其实质是胃粘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由于粘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致粘膜发生改建,且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本病十分常见,约占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80~90%,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 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是两种最常见的慢性胃炎。小儿慢性胃炎、老年人慢性胃炎近几年临床发病率也逐渐升高。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