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糖尿病人出汗异常是怎么回事
补充说明:糖尿病人出汗异常是怎么回事
a******W 2022-05-09 19:17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糖尿病人出汗异常可能是由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自主神经病变、药物副作用、高血糖高渗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
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血糖水平持续升高,进而影响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多汗的症状。患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来缓解症状,如使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等进行治疗。
2.自主神经病变
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会影响体内激素平衡和代谢过程,包括调节体温的功能。这可能导致出汗异常。治疗自主神经病变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例如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等。建议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适当的治疗方案。
3.药物副作用
某些降糖药可能通过干扰自主神经系统功能而导致出汗异常。如果发现药物引起出汗异常或其他不适反应,应立即告知医生并调整治疗计划。
4.高血糖高渗状态
高血糖高渗状态是指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超过肾脏处理能力而引起的脱水现象。此时身体为了降低血糖浓度,可能会出现过度出汗的情况。治疗高血糖高渗状态的关键是快速纠正脱水和电解质失衡。轻度至中度脱水可给予口服补液盐溶液,重度脱水则需静脉输注生理盐水。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内分泌疾病,会导致新陈代谢加速,使机体处于一种高代谢状态,从而引起出汗增多的现象。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可用于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症状,但需遵医嘱使用。
针对出汗异常的情况,建议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同时,注意观察是否有体重急剧下降、心悸等症状,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4-02-26 10:57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1.小汗腺 成人皮肤小汗腺有200~500万个,平均每平方厘米有143至339个。手足掌最多,每平方厘米约有620个,大腿部最少每平方厘米只有120个。小汗腺的活动受交感神经支配,主要是胆碱能纤维。实验证明,局部注射乙酸胆碱可引起小汗腺大量分泌汗液。局部注射肾上腺素也可引起汗腺分泌增加,排出少量汗液。正常人汗腺分泌与温度、运动量、精神因素有明显关系。汗液成分99%为水分,1%为固形成分,含有机物质尿素及乳酸最多;无机物质以氯化钠最多,此外有钙、镁、磷、被。汗液中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类。汗的相对密度为1.001~1.006、pH为5.5+ 0.5。影响小汗腺的分泌因素有:①温度高低;②精神因素;③药物如阿司匹林;④饮食如吃辛辣食物、喝热汤;⑤疾病如患肺结核的盗汗等。 2.大汗腺 分两种排除通路,一是开口于毛囊,一是开口于皮肤。汗液成分一是水,二是固形成分包括铁质、有臭物质、有色物质如黄色、棕色、绿色、青色、红色、黑色。可在腋部形成色汗。 汗腺尚有散热降温调节体温、滋润皮肤用除药物、及代谢产物以减少肾功能负担 一、先天性遗传性 1.先天性外胚叶发育不良性无汗症。 2.Riley-Day综合征(失水性干燥综合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多汗症。 3.Spanlang Tappeiner综合征(脱发、多汗。舌状角膜混浊综合 征人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二、精神及神经损伤因素 1.多汗症 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神经性刺激引起。 2.汗疤疹 精神因素为重要原因。 3.鼻红粒病 可能为血管舒缩神经障碍。 三、疾病引起 1.盗汗症 多见于肺结核患者夜间盗汗。 2.干燥综合征 全身无汗症。 3.局部无汗症 见于先天性鱼鳞病;系统性硬皮病;麻风病;慢性放射性皮炎;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空洞症。 4.血汗症 见于血友病及鼠疫。 四、药物引起的色汗症 当注射亚甲蓝可使汗液呈青色,服碘化物可使汗液呈淡红色,内服氯苯吩嗓可使汗液呈红色。 五、由细菌与汗液中有机物质混合作用 如臭汗症多见于腋窝大汗腺部。 六、尿素汗症。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内科
瑞格列奈片
用于饮食控制及运动锻炼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患者。瑞格列奈片可与二甲双胍合同。与各自单独使用相比,二者合用对控制血糖有协同作用。
左甲状腺素钠片
1、治疗非毒性的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正常);2、甲状腺肿切除术后,预防甲状腺肿复发;3、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替代治疗;4、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功能亢进症的辅助治疗;5、甲状腺癌术后的抑制治疗;6、甲状腺抑制试验。
参芪降糖颗粒
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用于II型糖尿病。
甲泼尼龙片
糖皮质激素只能作为对症治疗,只有在某些内分泌失调的情况下,才能作为替代药品。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适应症,详见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