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青少年尿失禁的原因有什么
补充说明:青少年尿失禁的原因有什么
a******W 2022-05-11 14:0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青少年尿失禁可能是遗尿症、膀胱炎、压力性尿失禁、脑瘫、糖尿病肾病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
1.遗尿症
遗尿症是指超过5岁的儿童仍无法自主控制排尿,可能与大脑皮层发育延迟有关。这会导致夜间睡眠时膀胱肌肉收缩失去控制,从而引起尿床。遗尿症患儿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胆碱能药物进行治疗,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
2.膀胱炎
膀胱炎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膀胱壁炎症,炎症刺激可使膀胱平滑肌痉挛,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突然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头孢克肟颗粒、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
3.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是由于盆底肌肉和尿道括约肌功能减弱,导致尿液在腹压增加时意外流出。当咳嗽、打喷嚏或运动时,腹内压会急剧升高,压迫到膀胱,进而导致不自主地排尿。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提肛肌训练来改善症状,每天做两次提肛肌收缩运动,每次持续3-5秒,每次进行10-15分钟。
4.脑瘫
脑瘫患者的神经发育异常可能导致脊髓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影响膀胱和尿道的功能,造成排尿障碍。此外,还可能出现下肢无力、痉挛等情况。脑瘫的治疗通常需要综合考虑物理疗法、职业疗法以及必要时的手术矫正。例如,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功能性电刺激、针灸等方法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5.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长期高血糖引起的肾脏损害,随着病情进展,肾小球过滤率逐渐下降,最终导致尿蛋白增多。此时肾脏失去正常调节水分平衡的能力,易发生尿失禁。糖尿病肾病的治疗需注意控制血糖水平,同时减少蛋白质摄入并遵循低钠饮食。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等药物控制血糖。
针对尿失禁的情况,建议定期监测尿液颜色和气味,以评估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或其他潜在健康问题。适当的体格检查包括腹部和盆腔器官检查,有助于排除器质性疾病。
2024-04-01 00:30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膀胱炎是一种常见的尿路感染性疾病,约占尿路感染总数的50%~70%。因细菌感染而引起。其致病菌多数为大肠杆菌。通常多发生于女性,因为女性的尿道比男性的尿道短,又接近肛门,大肠杆菌易侵人。膀胱炎最典型的症状是即尿频、尿急、尿痛甚至有急迫性尿失禁,可以有血尿和脓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