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机制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机制可能因严重感染、恶性肿瘤、产科意外、外伤、手术引起的组织损伤等引起,治疗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严重感染
当机体遭受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袭时,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以对抗这些入侵者。在这个过程中,炎症因子和凝血因子会被释放进入血液中,导致血液凝固异常。对于严重感染引发的DIC,可以使用抗生素来控制感染,如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
2.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细胞可产生促凝物质,如癌胚凝集素,刺激凝血系统的活化;同时,肿瘤压迫周围组织可能导致微血管受损,进一步促进DIC的发生。DIC的治疗需针对原发癌症进行化疗或放疗,例如紫杉醇或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3.产科意外
产科意外包括难产、羊水栓塞等情况,在分娩过程中会导致子宫壁受损,使羊水中含有凝血因子的细胞进入母体血液循环,触发DIC凝血途径。处理此类产科意外时,应立即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并监测凝血功能,预防DIC发生。
4.外伤
严重的外伤会造成广泛的组织损伤,引起局部微血管破裂出血,同时也会激活凝血因子,导致全身性的凝血反应。对于外伤引起的DIC,需要及时止血并输液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还需应用抗纤溶药物如氨甲苯酸、对羧基苄胺等。
5.手术引起的组织损伤
手术造成的组织损伤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进而导致凝血因子的释放和血小板的聚集,从而诱发DIC。为防止手术后出现DIC,应在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采取适当的止血措施,如使用肾上腺素类药物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
DIC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可能显示血小板计数下降、纤维蛋白原减少以及D-二聚体水平升高。建议定期复查以上指标,以便监测病情变化。此外,DIC患者还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出血风险。

2024-04-14 04:3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简称DIC)不是单独的疾病,而是由于多种病因所引起的一种复杂的病理过程和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微循环内发生广泛的血小板凝集和纤维蛋白沉积,导致弥漫性微血栓形成、继发性凝血因数和血小板的大量被消耗,以及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从而引起微循环障碍、出血、溶血等一系列严重的临床表现。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病情进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