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脱发> 雄激素性脱发> 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药物有哪些副作用

精选回答(1)

于晨光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内科,儿科,妇科,皮肤科疾病,主要包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

提问

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药物包括非那雄胺、螺内酯、环丙孕酮、米诺地尔、丙酸氯倍他索等。这些药物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性欲减退、乳房增大、脱发进展、皮疹等。因此,使用这些药物治疗脱发前,应咨询专业医生,评估风险和收益,并密切监测任何不良反应。
1.非那雄胺
非那雄胺适用于男性雄激素性脱发。该药物通过抑制5α-还原酶来减少头皮中双氢睾酮的数量,从而减缓脱发进程。服药期间需注意可能出现的性欲减退、射精量减少等副作用。停药后一般可自行恢复。
2.螺内酯
螺内酯可用于辅助治疗雄激素性脱发,其为抗雄激素类药物,能竞争性阻断雄激素受体,降低体内雄激素水平。使用时需监测电解质平衡,防止因利尿剂效应引起的低钾血症。另外还要警惕可能诱发的乳房发育和体重增加。
3.环丙孕酮
环丙孕酮也属于抗雄激素药物,常用于治疗雄激素性脱发。此药能够竞争性结合雄激素受体,减轻毛囊对雄激素的敏感性。对于肝功能不全患者,应谨慎服用本品。同时,应注意观察是否有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出现。
4.米诺地尔
米诺地尔是外用药物,可以促进头发生长,改善雄激素性脱发的症状。使用时需注意可能出现的多毛症及皮肤刺激反应。此外,还应注意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
5.丙酸氯倍他索
丙酸氯倍他索是一种高效外用皮质类固醇,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多种皮肤病的治疗,如银屑病、湿疹等。长期大面积使用可能导致皮肤萎缩、色素沉着等副作用。因此,不宜长期连续使用,且不宜封包过夜使用。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均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建议定期检查肝肾功能,特别是对于有既往病史者。

2024-02-07 05:5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黄体酮 (孕酮)

孕酮(progesterone,P)是21C类固醇激素,由胆固醇经孕烯醇酮通过异构酶转化而成。在非妊娠妇女,卵巢中的卵泡膜细胞产生P,妊娠期间,P则主要由胎盘合体滋养细胞层分泌,故血中P水平主要与胎盘重量及血液灌注量相关。孕早期上升较慢,13周后增快,足月时达高峰。在血中,P主要与皮质类固醇结合蛋白(CBG)及白蛋白相结合,血液中绝大部分P为结合型,极少数为游离型。孕酮主要在肝脏降解,被还原成孕二醇,孕二醇再与硫酸或葡萄糖醛酸结合后经肾排出。P对调节月经周期和维持妊娠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可促进子宫内膜分泌期的转化,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松弛子宫肌,降低对前列腺素和催产素的反应性;抑制输卵管节律性收缩。P还有促乳腺腺泡增生,增加能量代谢,升高基础体温,促进水钠排除的作用。P对下丘脑-垂体系统具有正、负反馈作用,可调控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排卵前小剂量孕酮协同E3诱发排卵前LH高峰出现,排卵后大剂量P对下丘脑-垂体系统则呈现负反馈作用。

  • 相关疾病: 无排卵型功血 月经量多 闭经溢乳综合征

  • 注意事项: (1)标记品和标准品均由无水乙醇配制,容易挥发,应将盖子塞紧,贮于4℃冰箱。 (2)抗血清稀释成母液后应存放在4℃,切勿放-20℃低温处,以免反复冻融,降低抗...

  • 医院参考价:¥25-¥60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