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骨科> 肌张力障碍> 下肢肌张力障碍症状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下肢肌张力障碍的症状包括肌肉僵硬、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姿势不稳、步态异常,这些症状可能影响日常活动,建议就医进行详细评估和治疗。
1.肌肉僵硬
下肢肌张力障碍是由于大脑基底节神经元过度放电导致的,使肌肉持续收缩而出现肌肉僵硬的现象。患者可能会感到下肢肌肉紧张和难以放松,尤其是在早晨起床时更为明显。
2.运动迟缓
运动迟缓可能由神经系统的传导功能下降引起,当病变累及锥体外系时,会导致运动迟缓的症状发生。患者会出现动作变慢、写字困难、起步困难等现象,严重者甚至无法完成日常活动。
3.静止性震颤
静止性震颤通常是由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所致,此时会引发肌张力障碍,进而产生震颤。这种震颤通常在安静状态下出现,特别是在手指、手部和手臂中最为明显。
4.姿势不稳
姿势不稳可能是由于小脑受损或者脊髓损伤引起的,这些结构的功能失调可能导致身体失去平衡。患者站立或行走时可能出现摇晃、跌倒的风险增加的情况。
5.步态异常
步态异常可能与多种病因有关,如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等。这些疾病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对肌肉控制的能力,导致步态异常。患者的步态可能表现为拖沓、踩高跷样步态、慌张步态等。
针对下肢肌张力障碍的症状,建议进行头颅MRI、CT扫描以及血液生化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神经或代谢性疾病。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抗胆碱酯酶药异丙酚、左旋多巴等;必要时可考虑深部脑刺激术。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避免精神压力过大,同时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补充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蓝莓、绿茶等,以辅助缓解症状。

2024-04-18 17:3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综合征,肌紧张不足综合征,肌张力障碍综合症)

肌张力障碍综合征(dystonicsyndrome)简称肌张力障碍(dystonia),是主动肌与拮抗肌收缩不协调或过度收缩,引起以肌张力异常动作和姿势为特征的运动障碍综合征,具有不自主性和持续性特点。尽管名为肌张力障碍综合征,但肌张力的变化不引人注意,而引人注意的是异常的体位姿势和不自主的变换动作。肌张力障碍可影响受累肢体的正常运动幅度、范围、速度和肌肉的硬度等。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