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胆囊墨菲征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补充说明:胆囊墨菲征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a******W 2022-05-11 18:4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胆囊墨菲征的检查方法主要是医生将手指放在患者的右锁骨中线和肋缘下方的腹壁交界处,嘱患者深呼吸,在吸气过程中,由于胆囊的位置会发生轻微移动,如果患者出现疼痛症状,则称为墨菲征阳性。临床意义主要是用于辅助诊断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疾病。
1、胆囊炎
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通常是由于胆囊结石、感染、胆汁排出受阻等原因所引起,当胆囊炎患者进行墨菲征检查时,如果出现胆囊肿大、胆囊壁增厚、胆囊周围有渗出等情况,则可提示为阳性。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氨苄西林、克林霉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必要时,患者还可进行手术治疗。
2、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是指发生在胆囊内的结石,可能是由于长期进食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及身体过于肥胖、遗传等原因所引起,由于胆囊结石会导致胆囊管堵塞,从而引起墨菲征阳性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熊去氧胆酸片、鹅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还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比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等。
3、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样突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胆固醇代谢不良、慢性炎症等因素有关,大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患者胆囊息肉体积较小,且没有出现明显症状,通常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即可。但如果患者胆囊息肉体积较大,且出现明显症状,则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例如胆囊切除术等。
4、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通常是由于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胆囊功能异常等原因所引起,由于胆囊结石会导致胆囊管堵塞,从而引起墨菲征阳性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熊去氧胆酸片、鹅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还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比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等。
5、胆囊肿瘤
胆囊肿瘤是指发生在胆囊的肿瘤性疾病,通常是由于胆固醇代谢异常、慢性炎症等原因所引起,由于胆囊肿瘤会导致胆囊管堵塞,从而引起墨菲征阳性的情况。患者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如胆囊切除术、扩大根治术等。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2-05-12 17:10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墨菲征是指患者仰卧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肋下部,先以左拇指指腹用适度压力钩压右肋下部胆囊点处,嘱患者缓慢深吸气。在深吸气时发炎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引起疼痛,患者因疼痛而突然屏气的现象称为墨菲征阳性,又称胆囊触痛征,见于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是由于胆囊管阻塞和细菌侵袭而引起的胆囊炎症;其典型临床特征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有明显的触痛和腹肌强直。约95%的病人合并有胆囊结石,称为结石性胆囊炎;5%的病人未合并胆囊结石,称为非结石性胆囊炎。
症状起因:(一)发病原因 胆囊系一盲囊,通过弯曲、细长的胆囊管与胆管相通。本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各种因素造成胆囊管梗阻、胆汁滞留和随之而来的细菌感染或化学性胆囊炎。少数病例未见有明显的胆囊内胆汁滞留现象,细菌感染似为引起急性胆囊炎的惟一原因。 1.胆汁滞留 这是引起急性胆囊炎的一个先驱的、基本的因素,其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类: (1)机械性梗阻:一般认为急性胆囊炎患者90%以上有结石嵌 顿于胆囊颈或胆囊管,导致胆汁滞留;有作者认为,即使手术或尸检时胆囊内无结石发现,也不能证明在病变早期无结石存在,而可能结石已被排至胆总管。除结石 外,胆囊管与胆总管连接部亦可因角度较小,胆囊管本身过于曲折、畸形,或异常血管、周围炎症粘连、蛔虫钻入,以及肿大淋巴结压迫等造成梗阻和胆汁滞留。功能性障碍研究证实,胆道肌肉、神经功能紊乱,胆囊的正常排空活动受阻,可造成一时性的胆汁滞留。当腹内脏器有病变时,如胃、十二指肠溃疡、 慢性阑尾炎或肾周围炎等,内脏神经受到病理性刺激冲动传至大脑皮质,引起皮质的功能紊乱,从而反射性地导致胆囊管括约肌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功能紊乱而造成痉挛,致使整个胆道系统胆汁滞留。胆囊内长期胆汁滞留和浓缩,可刺激胆囊黏膜,引起炎性病变,加上细菌感染,即可形成急性胆囊炎。 2.细菌感染 引起急性胆囊炎的细菌大约70%为大肠埃希杆菌,其他的有克雷白杆菌、梭状芽孢杆菌、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链球菌,还有肺炎球菌等。约50%急性胆囊炎病人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细菌入侵的路径一般多经胆汁或淋巴管,有时也可以经肠道逆行入胆道或血源性播散。总之,细菌到达胆囊的路径很多。 3.其他原因 临床上有少数病例既无胆汁滞留亦无细菌感染而为其他的原因。主要见于创伤和胰液反流。创伤包括外科手术、灼伤等可导致急性胆囊炎。在创伤时,由于疼痛、发热、脱水、情绪紧张等可使胆汁黏稠度增加,排空减慢。此外,当胰、胆管共通管梗阻时,反流胰液中的胰蛋白酶被胆汁激活,与胆汁酸结合,也可激活磷酸脂酶,使卵磷脂转为溶血卵磷脂,这两者作用于胆囊壁,产生损害。 (二)发病机制 当胆囊管或胆囊颈因结石突然嵌顿或其他原因而梗阻时,由于胆囊是—盲囊,引起胆汁滞留或浓缩,浓缩的胆盐刺激和损伤胆囊引起急性化学性胆囊炎; 同时,胆汁滞留和(或)结石嵌顿可使磷脂酶A从损伤胆囊的黏膜上皮释放出来,使胆汁中的卵磷脂水解成溶血卵磷脂,从而改变细胞的生物膜结构而导致急性胆囊 炎。另有作者发现,在炎症的胆囊壁内含有高浓度的前列腺素,认为这也是引起急性胆囊炎的一种介质。如果胆囊管梗阻不及时松解,那么胆囊腔内压力不断增高,胆囊壁因血液和淋巴回流受阻而充血水肿引起缺血,缺血的胆囊壁容易继发细菌感染,从而加重急性胆囊炎的进程,终致并发胆囊坏疽或穿孔;对于老年,患有糖尿病和动脉硬化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胆囊的缺血坏死。胆囊缺血、炎症加重、胆囊底部坏疽,临床上多见于发病的第2周,若不及时治疗,则很快会并发穿孔与腹膜炎。如单纯胆囊管梗阻而无胆囊壁的血供障碍和细菌感染,则发展为胆囊积液。 根据炎症的轻重和病程长短,急性胆囊炎的病理表现可有很大的差别。 1.单纯性胆囊炎 属于最轻的一型。其特征是胆囊轻度增大、囊壁充血、黏膜水肿,囊壁稍增厚;肉眼观察胆汁较黏稠,略显混浊或无明显异常,镜下可见白细胞浸润,黏膜上皮脱落,但细菌培养常为阴性。 2.化脓性胆囊炎 胆囊因胆囊管阻塞明显增大,呈蓝绿色或灰红色,囊壁充血肥厚极为显著,浆膜层血管扩张;胆囊表面常有脓性纤维素性沉淀,黏膜膜上可形成溃疡,整个胆囊内充满脓液。胆囊壁的炎性渗出可致与毗邻腹膜粘连和淋巴结肿大。此时,胆汁的细菌培养多为阳性。镜下可见大量单核细胞浸润,胆红素钙沉淀,胆固醇结晶。 3.坏疽性胆囊炎 病情严重时,有时胆囊胀大过甚,囊壁血运受阻,引起囊壁的缺血坏疽;胆囊内的结石可嵌顿在胆囊颈部,引起囊壁的压迫坏死。上 述变化最终均可致胆囊穿孔,甚至胆囊与十二指肠之间形成内瘘。镜下除可有炎细胞浸润、囊壁水肿、渗血外,还可见到局限性或广泛性坏死、缺血、甚至穿孔;有 时可见小动脉粥样硬化伴管腔狭窄。
可能疾病: 小儿急性胆囊炎与胆管炎 慢性胆囊炎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肝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