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复方感冒灵颗粒副作用危害
补充说明:复方感冒灵颗粒副作用危害
a******W 2022-05-12 18:45
我要咨询
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复方感冒灵颗粒可能引起皮疹、恶心、嗜睡、头晕等副作用,长期服用还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
1.皮疹
复方感冒灵颗粒中的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成分可能引起皮肤过敏反应。出现瘙痒、红肿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脱屑或水泡形成。
2.恶心
该药物中含有的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等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刺激胃黏膜,引发恶心感。症状包括上腹部不适、呕吐和食欲不振,长期发展可能导致体重下降等问题。
3.嗜睡
复方感冒灵颗粒中含有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抗组胺药物,具有中枢抑制作用,能降低大脑皮层兴奋性。表现为思睡、乏力,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能力。
4.头晕
复方感冒灵颗粒中的某些成分如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会扩张血管,使血压下降,从而引起头晕。患者可能出现头昏、眩晕的症状,长时间未缓解则需要警惕脑供血不足的情况发生。
5.肝功能异常
复方感冒灵颗粒中的某些成分如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会对肝脏造成一定的损伤,导致肝细胞坏死,进而引起转氨酶升高。临床表现可能包括黄疸、右上腹疼痛以及全身疲劳无力等现象。
使用复方感冒灵颗粒时需注意观察身体变化,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建议定期进行体检以监测肝功能,避免潜在的健康风险。
2024-02-19 00:00
举报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一、急性发疹性传染病 急性发疹性传染病包括猩红热、风疹、水痘、麻疹、登革热斑疹伤寒、恙虫病、伤寒、副伤寒、丹毒、野兔热、马鼻疽等多种疾病。其特点是发疹多伴有不同形式的发热。由于病种的不同,此类疾病又各有特色。如猩红热的皮疹常于发病第1~2天,先出现于胸上部与颈底部,继而迅速蔓延全身,面部发红而唇周苍白,有脱屑现象,发病以急性发热、咽喉炎开 始,可伴有白细 胞增多及典型的杨莓样舌;麻疹的皮疹常发于病后的第3-4天,发疹开始于面 部、耳后、发际、以后遍布全身,呈斑疹或斑丘疹,后期有脱屑及色素沉着、伴有白细胞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及口腔内的麻疹粘膜症状;风疹发疹于病后第 1~2天,皮疹迅速出现迅速消退,呈散在性小斑丘疹,由面部向下蔓延,无脱屑及色素沉着,一般病程短而症状轻;水痘的皮疹常于发病数小时或1~2天内分批 陆续出现,初为红斑,次为斑疹,再次为丘疹,继后则转为水疤。此外,斑疹伤寒、伤寒、恙虫病、副伤寒、野兔热也为发疹伴有发热的传染性疾病,但发病率较 低,其典型的发热类型及病史可协助诊断。 二、结缔组织疾病 主要见于急性播散性红斑狼疮。其典型的皮肤损害为鼻梁或双 颊出现蝶形红斑,其他皮肤损害如可出现渗出性多形性红斑、丘疹、紫癜、荨麻疹等,同时伴有发热、皮疹脾肿大、关节痛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血沉加快、 血清蛋白降低、抗核抗体试验呈阳性,狼疮细胞的发现对确诊此病有决定性意义。 三、变态反应与过敏 如风湿热病人中 1/3可出现各种皮疹。最常见的为环形红斑与皮下结节,此病多伴发热、汗多、关节痛及血沉加快等反应。药物热通常伴有药疹,但多呈对称性分布且呈多形性, 往往伴有痉痒感、烧灼感。常见的发疹类型为猩红热样红斑、荨麻疹、麻疹样红斑、固定性红斑等,其发病前有服用抗菌素、水杨酸制剂、鲁米那等史。荨麻疹也由 过敏所致,可由寒冷刺激及其他过敏原所致,其特征与暂时性水肿性皮肤隆起,顶面齐平,常伴有瘙痒和灼热感,通常突然发生,经过数十分钟或数小时后即迅速消 失。 四、血液病 急性发疹也可见于某些血液病。往往伴有发热,可见于急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及恶性网状细胞病。骨髓象检查可帮助诊断。
可能疾病: 荨麻疹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皮肤病、传染科、内分泌
水飞蓟宾胶囊
用于急慢性肝炎、脂肪肝的肝功能异常的恢复。
盐酸左西替利嗪片
荨麻疹、过敏性鼻炎、湿疹、皮炎、皮肤瘙痒症等。
胆石通胶囊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肝胆湿热,右胁疼痛,痞渴呕恶,黄疸口苦,以及胆石症、胆囊炎、胆道炎属肝胆湿热证者。
二羟二丁基醚软胶囊
1.急性、亚急性、慢性胆道系统炎症性瘀滞性疾病:如胆囊炎、胆管炎、胆石症、胆汁性肝硬化、肝炎、肝炎后综合征,胆道手术后综合征。这些疾病在临床上往往有以下症状及体征:上腹饱胀不适,右上腹疼痛,右肩放射性疼痛,恶心,嗳气,呕吐,食欲不振。剑突下偏右压痛,右上腹饱满,肝区叩击痛或不适,莫非氏征(+)/(-),发热等。2.伴有胃炎的脂肪消化不良、饭后嗜睡和胆原性偏头痛。3.高脂血症,尤其是高胆固醇血症。4.植物神经性肌张力障碍所致胆囊运动障碍(高张性/低张性),胆囊憩室、畸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