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心理科> 睡眠> 12岁孩子睡眠肌阵挛症状

12岁孩子睡眠肌阵挛症状

发病时间:不清楚

12岁孩子睡眠肌阵挛症状

补充说明:12岁孩子睡眠肌阵挛症状

a******W 2022-05-12 18:47

睡眠 肌阵挛 梦游 遗尿 肌肉 抽搐 心悸 大脑 膀胱 排尿 尿床 脑电图 氯硝西泮 丙戊酸钠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12岁孩子睡眠肌阵挛可能表现为夜间肢体抽动、睡眠中突然惊醒、梦游、梦话和遗尿等症状,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存在,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诊断并接受适当治疗。
1.夜间肢体抽动
睡眠肌阵挛通常是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这些异常放电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这种痉挛性收缩多发生在肌肉较发达的部位,如手臂和腿部。
2.睡眠中突然惊醒
睡眠肌阵挛可能导致睡眠中断,因为频繁的肌肉抽搐会导致人从深度睡眠中突然醒来。典型表现为从深度睡眠中突然惊醒,伴随着强烈的恐惧感或心悸。
3.梦游
睡眠肌阵挛可能会干扰正常的睡眠模式,导致人在无意识状态下起床行走。梦游通常发生于深睡眠期,患者会下床走动,但不会记得这些活动。
4.梦话
睡眠肌阵挛可能影响梦境的清晰度,使人在睡眠中产生混乱的思维活动,从而出现梦话的现象。梦话通常是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发生的,此时人的大脑正在处理白天的经历,因此会出现说话的行为。
5.遗尿
遗尿可能是由于睡眠肌阵挛导致膀胱肌肉过度活跃,无法控制排尿。遗尿通常发生在深夜,尿床是其主要特征。
针对睡眠肌阵挛的症状,建议进行脑电图、头颅MRI等检查以评估大脑功能。治疗措施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如氯硝西泮、丙戊酸钠等抗癫痫药。家长应注意孩子的睡眠环境,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并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和饮料,以减少症状的发生。

2024-04-24 16:5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梦游 (梦游症)

梦游症俗称“迷症”,是指睡眠中突然爬起来进行活动,而后又睡下,醒后对睡眠期间的活动一无所知。近年,夜游实验室的研究表明,夜惊与梦游症均为睡眠障碍,夜游症不是发生在梦中,而是发生在睡眠的第3-4期深睡阶段,此阶段集中于前半夜。故夜游症通常发生在入睡后的前2-3小时。梦游症多发生在小儿期(6~12岁),可发生在儿童的任何时期,但以5~7岁为多见,持续数年,进入青春期后多能自行消失。在小儿期,偶有梦游症的比例为15%,频繁发生的比率为1%~6%。男多于女。同一家系内梦游症发生率高,这说明梦游症有一定遗传性。夜惊发作多发生在入睡后半小时之内,最迟不超过2小时。本病发作次数不一,可隔几天、几十天发作一次,偶可一夜发作数次。

  • 症状起因:1.心理社会因素 部分儿童发生梦游症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如日常生活规律紊乱,环境压力,焦虑不安及恐惧情绪;家庭关系不和,亲子关系欠佳,学习紧张及考试成绩不佳等与梦游症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2.睡眠过深 由于梦游症常常发生在睡眠的前1/3深睡期,故各种使睡眠加深的因素,如白天过度劳累、连续几天熬夜引起睡眠不足、睡前服用安眠药物等,均可诱发梦游症的发生。 3.遗传因素 家系调查表明梦游症的患者其家族中有阳性家族史的较多,且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较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高6倍之多,说明该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4.发育因素 因该病多发生于儿童期,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停止,表明梦游症可能与大脑皮质的发育延迟有关。

  • 可能疾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心理、神经

推荐医生更多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钱惠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樊舒婷 心理咨询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胡晨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江长旺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廖芙蓉 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