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心理科> 发呆> 发呆> 时不时的发呆,怎么回事?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时不时发呆可能是睡眠不足、压力过大、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脑血管病变、痴呆症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会导致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可能会引起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出现不自主地发呆。睡前适当泡脚有助于缓解身体疲劳,提高睡眠质量,从而改善睡眠不足的情况。
2.压力过大
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可能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机体持续处于应激状态,容易诱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严重时可表现为意识范围狭窄、思维中断等症状。这些心理变化可能间接影响大脑的功能活动,导致患者出现发呆的现象。放松训练如深呼吸法可以帮助降低心率和血压,减轻压力反应,对于缓解上述症状有积极作用。
3.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特征为持续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这些异常表现可能伴随认知控制能力下降,包括难以维持专注、完成任务困难等,此时会出现不自觉走神、发呆的症状。药物治疗是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例如盐酸托莫西汀胶囊、盐酸硫必利片等,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改善相关临床症状。
4.脑血管病变
脑血管病变是指脑血管发生结构改变而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当病变累及额叶区域时,由于局部缺血缺氧,可能会导致短暂性的意识丧失,从而表现出发呆现象。针对脑血管病变的治疗通常需要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进行预防,比如华法林钠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急性期则需配合医生通过去甲肾上腺素类药物进行扩张血管处理,如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等。
5.痴呆症
痴呆症是一组以记忆、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涉及多种病理生理机制,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类型。该病程中,大脑内神经递质减少,神经元丢失,导致信息加工和储存受损,进而影响思维过程,使人产生发呆的表现。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痴呆症的药物主要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两大类,前者如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胶囊、石杉碱甲片,后者如盐酸多奈哌齐片、奥拉西坦胶囊等。
建议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特别是老年人群,以早期发现潜在的大脑健康问题。必要时,可通过头颅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等影像学检查评估大脑状况。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有利于维护大脑健康。

2024-04-17 10:0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推荐医生更多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钱惠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樊舒婷 心理咨询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胡晨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江长旺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廖芙蓉 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