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胃肠外科> 短肠综合征> 短肠综合征的定义和症状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短肠综合征被诊断出后,应立即就医,因为其伴随腹泻、脂肪泻、体重减轻、营养不良和电解质紊乱等症状,需要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治疗。
1.腹泻
短肠综合征患者由于小肠消化吸收功能严重受损,无法充分地将食物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导致水分和电解质丢失过多。此时会引发渗透性腹泻。腹泻通常发生在肠道,表现为排便频繁且粪便稀薄。
2.脂肪泻
短肠综合征患者的消化系统存在部分或者全部丧失了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能力,进而出现脂肪泻的症状。脂肪泻主要表现在大便次数增多、粪便颜色异常等症状。
3.体重减轻
短肠综合征会导致营养物质吸收障碍,长期饥饿状态会引起代谢加快,消耗自身储备能量,从而出现体重下降的现象。体重减轻可能伴随乏力、消瘦等现象,是由于摄入不足引起的负氮平衡所致。
4.营养不良
短肠综合征会影响机体对水、电解质以及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使这些物质缺乏,进而影响身体正常生长发育,造成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可能导致皮肤苍白、毛发干枯、免疫力低下等症状。
5.电解质紊乱
短肠综合征患者由于小肠黏膜损伤或切除术后剩余小肠长度减少,导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电解质平衡失调,易发生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的情况。电解质紊乱的症状包括口渴、恶心、呕吐、肌肉痉挛等,严重时可引起昏迷甚至死亡。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血液生化检查以评估电解质水平,必要时可行小肠功能测试或影像学检查如X线钡餐造影。治疗措施可能包括口服营养补充剂、使用特殊配方食品或在特定情况下考虑静脉营养支持。患者应保持充足水分,避免脱水风险,同时遵循医嘱调整饮食结构,确保摄入适量的营养素。

2024-03-10 12:1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短肠综合征 (短肠综合症)

短肠综合征(shortbowelsyndromle)是指广泛小肠切除(包括部分结肠切除)术后,残留的功能性肠管不能维持病人营养需要的吸收不良综合征。临床以严重腹泻、体重减轻、进行性营养不良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为特征,影响机体发育,致死率较高。目前主要采用营养支持和小肠移植治疗方法,但疗效不能肯定,病人生存质量仍取决于剩余的小肠长度及其功能状态。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