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胃饮> 调胃饮的功效

精选回答(1)

赵进 主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擅长:胃肠肝胆疾病的诊治

提问

调胃饮是一种中医方剂,其主要成分有黄芪、白术、茯苓等,主要功效为补气健脾、燥湿和胃。调胃饮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脾胃气虚、脾胃湿热等病症。

1、补气健脾

黄芪味甘,性微温,具有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脾气虚证、肺气虚证、气虚自汗证以及气血亏虚等病症。白术味甘、苦,性温,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脾气虚弱、脾虚饮停、痰饮等病症。茯苓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水肿、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定、惊悸失眠等病症。

2、燥湿和胃

白术味甘、苦,性温,具有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脾气虚弱、脾虚饮停、痰饮等病症。茯苓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水肿、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定、惊悸失眠等病症。

调胃饮为中医方剂,其组成成分多种多样,但功效有限,患者如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治疗。

2022-06-14 17:4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胃肠积液 (胃饮)

胃肠积液即胃饮。胃饮是古代所指的狭义痰饮。《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胃肠积液是因腹部手术后,或因胃反等病,脾胃受损,运化输布失常,导致水饮停聚于胃肠而成。以脘腹痞胀,腹中水声漉漉,呕吐水液等为主要表现的痰饮类疾病。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