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什么是溶血性黄疸
补充说明:什么是溶血性黄疸
2021-07-13 18:38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溶血性黄疸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超过了肝脏的代谢负担,使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感染性溶血性贫血等。
1、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体内免疫功能紊乱,自身免疫系统攻击红细胞,从而导致红细胞破坏过多而引起的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会出现贫血、黄疸、脾肿大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如、、环磷酰胺等。
2、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遗传基因缺陷,导致红细胞膜缺陷,或者珠蛋白基因异常所引起的溶血性贫血。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会出现黄疸、脾肿大、贫血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环孢素、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3、感染性溶血性贫血
感染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感染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导致红细胞破坏过多,从而引起的贫血。感染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会出现发热、寒战、头痛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还可能是地中海贫血、渗透性利尿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2-06-09 16:07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