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4)

范增军 邢台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外科

提问

 1.经常做一些体力活动,使全身代谢活跃起来,特别是脑力劳动和上班老是坐着不动的中年人,更要有意识地多做体力劳动,防止过度的肥胖,因为肥胖是胆囊炎或胆结石的重要诱因。

  2.讲究饮食卫生,切忌暴饮暴食,适当节制脂肪食物。特别是怀疑有慢性胆囊炎的人更要忌油腻。因为吃带脂肪的食物以后,会反射性的使胆囊收缩,一旦收缩过于强烈便导致胆绞痛的急性发作。

  3.怀疑有慢性胆囊炎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过多的震动腹部,不要长时间在崎岖不平的路上骑自行车。乘汽车时尽量要坐前排,以减震荡,防止诱发急性发作。

  4.秋凉以后要注意保暖,尤其是睡觉时要盖好被子,防止腹部受凉,因为肚子受凉以后会刺激迷走神经,使胆囊强烈收缩。

  5.已经证明有胆结石或者肠寄生虫病的人,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胆囊发炎。

  6.如果发作比较频繁,症状比较重,明显影响生活和工作,用利胆药等保守疗法又不见效,就应该考虑用手术治疗。

  合理的饮食是预防本病的基本措施,饮食控制则为内外科治疗的辅助手段。饮食治疗的目的是要清除促进胆囊炎发病的因素和保持胆汁排泄的通畅。

  1.减低食物中脂肪含量,饮食中不用肥肉、油炸和含脂肪多的食品,并注意以植物油代替动物油。此外,有些胆囊炎的形成与体内胆固醇过高和代谢障碍有关,因此要少吃含胆固醇多的食品如蛋黄、脑、肝、肾、鱼子和其他内脏。烹制食品时,应以炖、烩、蒸、煮为主。

  2.进食富含优质蛋白质及糖类的食物,以保证热量的需要,有促进肝糖原的形成和保护肝脏的作用。

  3.多进液体,以稀释胆汁;增加进餐次数,刺激胆汁分泌和排泄。

  4.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西红柿、胡萝卜、玉米、鱼肝油等,以保持胆囊上皮组织的健全,因上皮细胞的脱落,能助长胆石形成。萝卜有利胆作用,能帮助脂肪的消化吸收,宜常吃。

  5.多饮瓜果汁,如桔汁、梨汁、苹果汁、荸荠汁及藕汁。西瓜汁更有清热利湿作用。

  6.少吃含纤维素多的食物,避免因肠蠕动而增加疼痛,可吃少渣食品或半流质饮食。

  7.忌用酒类和刺激性食物或浓烈调味品。烹制菜肴,味道宜清淡,饮食不宜过冷

2010-04-07 17:10

举报

范增军 邢台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外科

提问

 1.经常做一些体力活动,使全身代谢活跃起来,特别是脑力劳动和上班老是坐着不动的中年人,更要有意识地多做体力劳动,防止过度的肥胖,因为肥胖是胆囊炎或胆结石的重要诱因。

  2.讲究饮食卫生,切忌暴饮暴食,适当节制脂肪食物。特别是怀疑有慢性胆囊炎的人更要忌油腻。因为吃带脂肪的食物以后,会反射性的使胆囊收缩,一旦收缩过于强烈便导致胆绞痛的急性发作。

  3.怀疑有慢性胆囊炎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过多的震动腹部,不要长时间在崎岖不平的路上骑自行车。乘汽车时尽量要坐前排,以减震荡,防止诱发急性发作。

  4.秋凉以后要注意保暖,尤其是睡觉时要盖好被子,防止腹部受凉,因为肚子受凉以后会刺激迷走神经,使胆囊强烈收缩。

  5.已经证明有胆结石或者肠寄生虫病的人,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胆囊发炎。

  6.如果发作比较频繁,症状比较重,明显影响生活和工作,用利胆药等保守疗法又不见效,就应该考虑用手术治疗。

  合理的饮食是预防本病的基本措施,饮食控制则为内外科治疗的辅助手段。饮食治疗的目的是要清除促进胆囊炎发病的因素和保持胆汁排泄的通畅。

  1.减低食物中脂肪含量,饮食中不用肥肉、油炸和含脂肪多的食品,并注意以植物油代替动物油。此外,有些胆囊炎的形成与体内胆固醇过高和代谢障碍有关,因此要少吃含胆固醇多的食品如蛋黄、脑、肝、肾、鱼子和其他内脏。烹制食品时,应以炖、烩、蒸、煮为主。

  2.进食富含优质蛋白质及糖类的食物,以保证热量的需要,有促进肝糖原的形成和保护肝脏的作用。

  3.多进液体,以稀释胆汁;增加进餐次数,刺激胆汁分泌和排泄。

  4.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西红柿、胡萝卜、玉米、鱼肝油等,以保持胆囊上皮组织的健全,因上皮细胞的脱落,能助长胆石形成。萝卜有利胆作用,能帮助脂肪的消化吸收,宜常吃。

  5.多饮瓜果汁,如桔汁、梨汁、苹果汁、荸荠汁及藕汁。西瓜汁更有清热利湿作用。

  6.少吃含纤维素多的食物,避免因肠蠕动而增加疼痛,可吃少渣食品或半流质饮食。

  7.忌用酒类和刺激性食物或浓烈调味品。烹制菜肴,味道宜清淡,饮食不宜过冷

2010-04-07 17:10

举报

李砚秋 医师 其他

擅长:内科

提问

疗效不确切,不知平时有什么症状?

2010-04-07 16:20

举报

李砚秋 医师 其他

擅长:内科

提问

疗效不确切,不知平时有什么症状?

2010-04-07 16:2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胆囊炎

胆囊炎是细菌性感染或化学性刺激(胆汁成分改变)引起的胆囊炎性病变,为胆囊的常见病。在腹部外科中其发病率仅次于阑尾炎,本病多见于35~55岁的中年人,女性发病较男性为多,尤多见于肥胖且多次妊娠的妇女。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