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巨结肠> 巨结肠宝宝的大便是怎样的

巨结肠宝宝的大便是怎样的

发病时间:不清楚

巨结肠宝宝的大便是怎样的

补充说明:巨结肠宝宝的大便是怎样的

2022-03-26 12:05

巨结肠 大便 粪便 肠道 胆红素 肝脏 排便困难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张费通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擅长:儿童慢性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婴幼儿喘息,婴幼儿哮喘,过敏性咳嗽

提问

巨结肠宝宝的大便一般是什么样的,可以通过颜色、质地、气味等方面进行判断。

1、颜色

通常情况下,巨结肠宝宝的大便会呈现出暗红色或者是深褐色,主要是由于结肠内的粪便受到肠道内细菌的分解后,会产生大量的胆红素,而胆红素主要是由肝脏产生的,当胆红素经过代谢后,会形成胆绿素,此时大便会呈现出黄绿色。

2、质地

由于巨结肠宝宝的大便比较干燥,因此在排便时,可能会出现排便困难的情况,此时大便会呈现出颗粒状或者是块状。

3、气味

由于巨结肠宝宝的大便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因此在排便时,可能会伴随有一股酸臭味,主要是由于粪便中的水分被吸收后,引起的气味。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相关检查等方面进行判断,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宝宝的大便情况,如果出现异常,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2-07-15 15:3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胆红素钙结石

胆红素钙结石其主要成分除胆红素外,尚含有少量钙盐和有机物(细菌、虫卵或上皮细胞)。结石可存在胆总管内,亦可遍布于肝内外胆管系统,但很少在胆囊内发生。

  • 症状起因:1.感染。胆道感染是胆红素钙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感染时胆道中的细菌释放出β-葡萄糖醛酸酶,使结合胆红素水解出葡萄糖醛酸,其游离胆红素与钙盐结合发生沉淀。在正常情况下,胆汁中虽然含有β-葡萄糖醛酸酶,但含量比较少,同时还存在葡萄糖1,4-螺旋内酯等结抗物,所以不呈现酶的活性。但当胆道发生感染时不仅胆汁中的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增加,而且大肠杆菌、类杆菌、梭形芽孢杆菌感染可产生大量β-葡萄糖醛酸酶。这样β-葡萄糖醛酸酶量的增加以及活性的增加可使大量结合性胆红素水解生成游离胆红素,游离胆红素不溶于水,它与胆汁中的钙结合形成不溶性的胆红素钙颗粒。胆红素钙颗粒以脱落红胞、寄生虫卵等为核心,在胆汁中黏蛋白的帮助下不断沉积形成结石。 再者,细菌感染可以引起胆囊发炎,胆囊壁增厚,胆囊收缩功能减退,胆汁在胆囊内储留时间延长,从而加速结石形成。另外IgA缺乏(人体内一种抗体缺乏)可使胆囊免疫功能减低,增加感染、形成结石的机会。 2.胆道蛔虫病:胆道蛔虫病是我国胆管结石的主要病因。另外,肝吸虫病和鞭毛虫病也可以引起胆道壁损伤,并引起胆道感染。此外虫的残体和虫卵可形成结石核心,成为原发性胆管结石的形成条件。 3.胆汁成分改变:胆汁酸能防止或减少胆红素钙的沉淀,而糖蛋白去易成为结石的支架。 4.氧自由基:氧自由基能使胆红素钙生成加快,且使胆囊上皮细胞分泌更多的糖蛋白,从而有利于胆结石形成。 5.饮食:长期的营养不良不仅可影响胆道的正常防卫能力,而且低脂、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可使胆汁中葡萄糖二酸内酯减少,抑制β-葡萄糖醛酸酶的作用减弱,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增强,易发生胆红素沉淀而形成胆色素类结石。 6.胆道系统先天性异常:胆管系统的解剖学变异所导到的胆流障碍均易在该部发生胆结石。什得注意的是,营养不良状态在胆色素结石的病人中是常见的。

  • 可能疾病: 小儿胆道蛔虫症 胆管结石与胆管炎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肝胆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