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肌梗塞> 预防急性心肌梗塞的药有哪些

精选回答(1)

王俊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三高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各种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以及冠心病的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

提问

通常情况下,预防急性心肌梗塞的药主要有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抗心肌缺血的药物、降脂药物等,需要遵医嘱用药。

1、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

主要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急性心肌梗塞。

2、抗心肌缺血的药物

主要包括硝酸异山梨酯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等,具有扩张冠状动脉血管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急性心肌梗塞。

3、降脂药物

主要包括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具有降脂的作用,可以使血液中的胆固醇或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从而达到预防急性心肌梗塞的目的。

除此之外,还有降血压药物等,如果患者存在高血压或者高脂血症,需要遵医嘱用药,避免引起不良反应。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饮食健康,建议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少吃咸菜、腊肉等食物。如果出现胸痛、胸闷等不适症状,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

2023-06-25 16:4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冠脉狭窄或闭塞是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因,进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由此引起的心脏病即大家常说的“冠心病”,所以冠心病是心肌缺血的“罪魁祸首”。心肌缺血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一些20-30岁的年轻人也出现心肌缺血的表现。

  • 症状起因:心肌缺血常见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次还有炎症(风湿性、梅毒性、川崎病和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等)、痉挛、栓塞、结缔组织疾病、创伤和先天性畸形等多种。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重要危险因子为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肥胖、同型半胱氨酸增高、体力活动少、高龄和男性等。

  • 可能疾病: 人流综合症 老年人心房纤颤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适用药品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