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肾内科> 为什么尿液会发黄?

精选回答(2)

张桂红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脏病及各种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及治疗。

提问

尿液会发黄可能是饮水过少、饮食不当、肝炎等原因导致的。

1、饮水过少

如果平时喝水过少,可能会导致尿液浓缩,从而出现尿液发黄的情况,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可以不用过于担心,也不需要特殊治疗。

2、饮食不当

如果经常吃胡萝卜、柑橘等食物,可能会导致体内胡萝卜素增多,从而出现上述情况。可以改变不良的饮食结构,避免吃过多的胡萝卜、柑橘等食物。

3、肝炎

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可能会出现黄疸、身体乏力、恶心等症状,还可能会伴随尿液发黄的情况。可遵医嘱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还可能与黄疸型肝炎、胆囊炎等疾病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2023-03-07 13:47

举报

王坤山 副主任医师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医院 三甲

擅长:解决内科妇科疑难杂症,尤擅治乙肝及并发症,糖尿病及并发症,风湿,类风湿,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妇科乳腺增生,不育不孕证等。

提问

尿液发黄也黄疸,上火,湿热等有关,建议找中医辨证用中药治疗。

2010-07-30 21:2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黄疸 (高胆红素血症)

黄疸(jaundice)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elastin),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渍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推荐医生更多

夏群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