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肿瘤科> 皮肤癌> 表浅性基底细胞癌严重吗?如何治疗?

精选回答(1)

李达 广东省兰山医院

提问

基底细胞癌恶性程度低,罕见转移,因此治疗的重点在局部病变的处理上治疗应根据年龄、皮损大小和部位加以考虑。理想的疗法是切除或切除植皮不能手术的患者可进行X线放射疗法电灼、冷冻、激光刮术以及不同浓度的氟尿嘧啶(5-Fu)软膏等局部治疗。(1)手术疗法:是基底细胞癌的常用治疗方法,对直径<2cm的基底细胞癌,治愈率可达95%,对直径>2cm者治愈率为90%。术前应尽可能根据体检及X线平片CT扫描和MRI等检查结果,估计癌肿的范围和侵犯层次。   ①切除广度:对病程长癌肿较大者,切除范围应超过癌肿边缘1cm;对复发性癌肿切除的广度还要酌情扩大,至少应超过病变边缘1.5~3cm。   ②切除深度:应视侵袭情况而定对表浅局限的癌肿,应包括皮下脂肪,   基底细胞癌侵犯较深者尚应包括深筋膜;对侵袭性溃疡,应切除与基底相邻的组织;对骨膜骨、软骨受累者,均应将这些结构一并切除。③创面修复方法的选择:对早期面积小尤其是位于颜面的病变,切除后创面可直接缝合封闭;对范围较广、恶性程度较高或复发性病变,宜用皮片移植修复,以便术后及时发现癌肿复发;对确认病变已切除彻底者可用局部皮瓣修复;对有重要结构,如脑、大血管神经或骨软骨、关节等结构暴露的创面,必须用皮瓣修复。   ④手术方法:对病灶>1cm者手术仍是主要疗法,必要时可结合放疗联合应用   A.刮除手术:适用于浅表、较小的基底细胞癌。在局麻下先用3~4mm大小刮匙刮除周边和基底残余瘤组织,最好用电凝烧灼。伤口涂以抗生素油膏,优点是伤口小适用于面部和额部   B.化学外科:医师Mohs首创原先用氯化锌糊剂固定肿瘤后,将其水平削下送病理检查每削一次送检一次,直至送检组织无癌组织为止。已无需用氯化锌糊剂直接水平方向切削新鲜组织此法适用于较大肿瘤治愈率达99%,其技术难度较大有人认为此法与手术切除送冷冻切片检查并无本质区别。   C.手术切除:根据灶大小有无转移来决定切口范围和操作深度。当肿瘤深入颅骨时应将累及的颅骨甚至硬脑膜一并切除,再做修复与植皮手术   (2)放射疗法:基底细胞癌对放射线十分敏感一般采用放射治疗。临床上,早期皮肤癌的放射疗法治愈率很高,有些文献报道达95%放疗主要适用于老年病人(>60岁)尤其是位于鼻唇眶周等处的癌肿因在这些部位尽可能多地保留正常组织对减少继发畸形甚为重要但如病灶已有浸润及深组织或骨组织侵蚀者,则放疗往往无效对局限性硬皮病样基底细胞癌放射性慢性溃疡的基础上发生的癌变或在放射治疗后又复发的癌症,放疗则不适用。   剂量与照射范围视病灶大小而定:凡病灶直径<1cm较表浅的,可采用50kV接触治疗总剂量22Gy;病灶直径<5cm,厚度<0.5cm者用120~140kV中度X线分割治疗,疗程2~3周或3~5周;病灶直径>5cm浸润较深者用160~180kV分割治疗,疗程3~5周,总剂量45~60Gy。放射治疗的优点是疗效佳头面部不留瘢痕。但对局部硬皮病样基底细胞癌则不适用。   (3)化学治疗:凡无淋巴转移者头面部基底细胞癌一般不主张全身性化疗多应用局部搽敷抗癌药。   ①1%~5%氟尿嘧啶软膏涂抹,早晚各1次,持续2~3周局部可能发生糜烂改用抗生素油膏涂擦。   ②20%赡酥软膏,皮癌净,全身用平阳霉素15mg,1次/d,总剂量600~900mg,对较大病灶则局部用药疗效应慎用   (4)物理疗法 这是应用电凝、电灼冷冻或激光来烧灼癌瘤使之坏死脱落或气化只适用于瘤体极小、没有深组织浸润的Ⅰ期癌变它在明确诊断根治癌变方面存在缺点,故不宜提倡。   ①冷冻治疗:适用于富于纤维成分,病灶不大的基底细胞癌。以病灶中心及周围2~5cm正常组织作为治疗区域,用液氮喷射到癌中央,一般持续30s左右,使局部温度降到-20℃然后缓慢解冻如无精确温度计测试,临床上可按停止使用液氮后到解冻需要的时间来粗略估计冷冻是否足够一般头颈面、面部的小病灶至少1.5min还常需重复进行,解冻2次第二次可据第一次治疗程度作适当调整当肿瘤组织坏死脱落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涂以抗生素油膏2次/d,3~4周伤口可完全愈合。据报道冷冻治疗后头皮基底癌复发率高故多认为不宜采用   ②激光治疗 常用CO2激光及Nd:YAG。用高能量切割,低能量凝固,适用较浅表肿瘤,优点是损伤小,修复好,缺点是缺乏边缘组织病理检查。   (5)腐蚀疗法 应用有效浓缩的腐蚀性较强的化学药物作局部烧灼或涂抹,如氟尿嘧啶或博来霉素(争光霉素)或含有砷或汞的制剂可治疗比较小而表浅的Ⅰ期癌变,但和物理疗法一样存在着一定的缺点。

2010-08-10 00:3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基底细胞癌 (基底细胞上皮瘤,基癌,基底上皮细胞癌,基底样细胞瘤,侵蚀性溃疡,基底细胞瘤,头面部基底细胞癌)

基底细胞瘤(basalcellcarcinoma)亦称蚕蚀性溃疡,是皮肤癌肿最多见的一种,发病率很高,占眼睑恶性肿瘤的第一位(约50%以上)。男性比女性稍多,老年人比青年人多见,年龄高峰在50~60岁之间。一般仅在局部呈浸润性生长,很少发生转移,但处理不当,或不加处理,也可能严重破坏眼部组织,甚至侵入副鼻窦及颅内而引起死亡。

推荐医生更多

孙少川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靳凤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孙宝友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侯百鸿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

贾成 主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

杨汉民 主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