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脑栓塞> 可以治愈非对称性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吗?

精选回答(1)

姚学华 副主任医师 龙口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胃炎,肠炎,肺炎,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等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提问

如果临床症状明显,内科药物治疗效果不大,静息时左心室腔与流出道收缩压差超过6.6kPa者可以施行外科手术治疗,切除心室间隔肥厚的心肌以解除梗阻。如果病程发展缓慢,预后不定,可以稳定多年不变,但一旦出现症状则可以逐步恶化,猝死与心力衰竭为主要的死亡原因,猝死多见于年轻人,与体力活动有关,与有无症状或有否梗阻有关。

2018-03-04 07:02

举报

医生回答(1)

于心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目前可以选用的治疗方案有:

1.DDD起搏器治疗:可以人为控制心脏收缩舒张时间,减轻流出道梗阻情况,对于不是很严重的病例可以选用;

2.化学消融室间隔:给供应室间隔血液的某支冠状动脉注射无水酒精,人为造成急性心肌梗死,使其供应的室间隔部分缺血坏死,则左心室流出道梗阻解除;

3.外科手术治疗,切除心室间隔肥厚的心肌以解除梗阻

手术死亡率约为10%.常见的死亡原因为低心排血量和左心室切口出血.术后约5%的病例并发完全性传导阻滞,左束支或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率更高.此外少数病人并发围术期心肌梗塞,心室间隔穿破,左心室室壁瘤和医源性主动脉瓣或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室间隔肥厚心肌切除彻底的病例术后症状消失或显著减轻,收缩压差消失,主动脉压力波形恢复正常.超声心动图和选择性左心室造影复查显示左心室腔增大,收缩期二尖瓣前瓣叶前移消失,但心房颤动仍然存在.约90%的病人术后心功能改善到1~2级.

  术后长期随诊70%的病例生存10年以上,50%生存15年以上.主要死亡原因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或严重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引致脑栓塞或心肌梗塞.猝死的发生率约为25%,较未经手术治疗的病人显著减少.

3种方法中,外科手术效果最好,但相对来说风险较大,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选择,比如年龄大,身体状况非常差,那就选DDD起搏器,年龄相对轻,梗阻不是非常严重,而且冠脉造影显示某1支血管供应室间隔,分支不多,那么可以选用化学消融就比较好;如果年轻患者,身体状况好,流出道梗阻非常严重,那就首选手术切除部分室间隔心肌,则可以明显改善症状,大大改善预后.

当然,口服的药物还是要长期服用的,比如胺碘酮,阿司匹林,钙拮抗剂等

2010-11-12 14:2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主动脉瓣下肌性梗阻,特发性梗阻性心肌病,特发性肥厚性主动脉瓣下狭窄)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曾被称为主动脉瓣下肌性梗阻。Davies于1952年报道一家9位兄弟姐妹中5人得此病,其中3例发生猝死。1958年Teare描述心室间隔高度肥厚,其厚度远远超过左心室游离壁。且心肌细胞粗而短,排列杂乱,细胞间侧向连接丰富称为非对称性心室间隔肥厚。1960年后被认为是原发性心肌病的一种类型,在各类心肌病中约占20%,因而称为特发性梗阻性心肌病、特发性肥厚性主动脉瓣下狭窄或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本病约30%的病例有家族史,可能具有遗传因素。发病时间可从婴幼儿到60多岁,但最常见的是在10~30岁之间,提示可能是先天性畸形,亦可能为后天获得。1960年起Goodwin,Kelly,Morrow,Brockenbrough,Braunwald,Wigle等先后对本病开展外科手术治疗。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